那中年婦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兩個傾訴的對象,自然不會輕易放他們離開,拉著兩人就站在煉丹房的外麵閒聊起來。
上官燕和青陽這幾個月一直窩在院子裡,今也是好不容易出來一次,反正沒什麼事,多待一會兒也無所謂,這兩位前輩久居無量山,應該對這裡的情況比較了解,不定能打聽到有用的消息。
上官燕和那中年婦人似乎有相見恨晚之勢,兩人越聊越是親近,青陽偶爾才會插上一句,倒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裡麵煉丹那老人身上。自從兩年多前煉出結金丹之後,青陽就再也沒有動手煉製過丹藥,如今突然見到彆人煉丹,忍不住就多看了幾眼。
屋子裡那老者對於外麵的乾擾絲毫不在乎,自顧自的坐在丹爐跟前閉目沉思,也不知過了多久,似乎心有所得,於是取出材料一一擺放在身前,點火烘爐之後,取出第一份材料扔進瀝爐之鄭
青陽把一切都看在了眼中,順序沒有問題,手法也足夠順暢,但是青陽總覺得哪裡有些不對,跟真正的煉丹師似乎有些差距,不過這並不影響丹藥煉製,青陽隻是靜靜的看著,倒沒有多什麼。
屋子裡的老者有條不紊的操作著,看的多了,青陽總算是發現了問題所在,老者的丹方沒問題,煉製步驟也是對的,材料就更沒有問題了,甚至連煉製手法都挑不出毛病,一切都對,但是組合在一起就不是那回事了。怎麼呢?就是整個煉丹過程沒有靈性,隻是簡單的複製丹方上的步驟,沒有自己的理解和調整,顯得很僵化。
乾什麼都是需要賦的,賦好,學東西就事半功倍,賦不好,就需要花費比彆人更多的時間,普通人尚且如此,修仙者就更不用了,煉丹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對賦的要求就更高,光靠死記硬背和機械的重複彆饒動作,沒有自己的理解,就很難成功。
青陽能夠看得出來,這老者真喜歡煉丹,而且為此花費了很多精力,否則的話他也不可能在沒有賦的情況下,把丹術提升到築基丹師,但這老者也是真的沒有賦,從他的操作就能看得出來。
有道是熟能生巧,這老者為了煉製通竅丹,前前後後花費了數年時間進行準備,這幾個月來又浪費了數十份材料,也不是毫無收獲,操作雖然沒有靈性,卻也中規中矩,一直沒有犯什麼大錯。
不知不覺一個多時辰過去了,屋子裡的老者按照通竅丹的煉製方法操作著,原本堆放在旁邊的百十種材料也隻剩下最後兩種,丹藥的煉製也到了最關鍵的時刻,若是一切順利,通竅丹未必不能煉製成功,但是青陽卻明顯感覺到,那老者似乎緊張了起來。
煉製丹藥最忌諱的就是緊張,一緊張就容易出錯,見丹爐裡的藥液火候差不多了,那老者抄起地上的材料,直接扔進瀝爐之中,竟然忘記了對材料進行處理,青陽一時間大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