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聞言,都是眼前一亮。
那位順口溜老師更是沒有任何意見。
精裝房隻能千篇一律。
而且就一套設計,對於學生們的設計水平提升沒什麼用處。
但直接成立裝修公司就不一樣了。
每一位學生,都要對接不同的客戶,了解不同的需求,加以進行個性化的設計。
這才能給學生們的成長帶來好處。
早一點成長為優秀的設計師。
同時,平價精品獨棟,這位老師也認為是未來的建築趨勢。
畢竟高層已經足夠多了。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隱私,注重生活體驗的今天。
小麵積分層獨棟未來可能成為主流。
而自家設計專業的學生,最先為這類房子進行平麵設計,積累經驗,適應未來。
對於以後的發展,絕對有著巨大的好處。
而且將設計費的概念,重新為普通人普及。
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也有好處。
唯有行業發展好,從業人員才能有好待遇。
所以他對校長的計劃,是真的非常讚同。
這場會議,就這樣徹底結束了。
不過在最後,眾人也定下了小區項目的名字。
“星辰一品!”
……
過了元宵節。
全國各地的大學,基本上就同步開學了。
原本仿佛無人區的大學城,伴隨著學生們的歸來,重新煥發生機。
不少其他大學大專的學生,到了學校第一件事情,就是扔掉行禮往星辰學院門口跑。
在開學的前三天,星辰學院因為家長太多,大門口管理總歸是會有些混亂。
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容易混進去。
然後在星辰食堂狂吃一頓。
許多校外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都格外自信能混進去。
但今年星辰學院開學,有點不太一樣。
自從星辰學院開始讓物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兼任後勤部門後。
星辰學院的內部管理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星辰學院正門的兩側,還有東門。
各自有著十台刷臉閘口。
學生們上學前,確認家裡要送自己上學的家人,給他們錄臉辦理送學家屬資格。
就可以在開學這三天時間內。
直接刷臉進入。
兩個門,二十個閘口,外加用的都是反應靈敏的機器。
人潮得到充分分流。
讓進入校園的人群變得格外有序。
也讓校外人員沒有任何混進來的機會。
同時這樣做,也有另一個好處。
那就是食堂後勤可以提前預估用餐人數,根據人數采購相應的食材。
不至於出現前幾年開學,食材被學生家長們吃空的情況。
這無疑是讓周邊大學的學生都扼腕歎息。
自從星辰學院不再對外開放食堂後。
開學就是他們唯一的蹭飯機會。
如今卻連最後滿足口腹之欲的機會也沒有了。
星辰物業學生簡直罪大惡極。
不過看著星辰學院門口那幾個年紀輕輕,相貌平平無奇的保安。
他們從心的表示算了,星辰學院開學已經夠忙碌了。
他們作為兄弟學院的學生,就沒必要去添麻煩了。
……
今年除了物業管理專業的部分學生提前回學校之外。
土木建築專業建築師班的學生,也紛紛提前回到學院。
因為老師在班級大群裡通知了他們。
小區的位置已經確定。
建築要求也已經確認。
他們可以過來考察具體的地形,進行設計了。
這都讓早就做了各種小區外形設計模擬的他們,興奮不已。
早早跑到學院。
他們先是前往實地進行考察。
隨後就是一群人湊在一起討論。
學院對於小區的建築規劃,竟然是公寓+獨棟的模式。
有些已經有女朋友,打算參加學院畢業集體婚禮,將來畢業後就結婚生子的,對於學院的獨棟非常感興趣。
彆墅他們買不起,但這種單層小麵積獨棟,卻很適合他們啊。
不過畢業就打算結婚的學生,隻是少數。
大多數學生,反而對學院那定位高端的公寓更感興趣。
都有種買一套自己設計的房子的想法。
不過這不是重點。
設計才是重點。
公司不改高層住宅,其實是讓他們有些失望的。
畢竟他們在這個寒假打的草稿,設計圖方向什麼的,基本都是以高層住宅為主的。
結果接到的設計要求卻是獨棟為主,輔佐公寓。
這樣的話,感覺給他們留下的發揮空間不夠高啊。
但想歸想。
學生們對於此次設計,還是興致勃勃的。
很快便在老師的領導下,根據大家的興趣,分成不同小組。
一組負責整個小區的規劃,要根據容積率,綠化率,還有公共空間和設施的需求。
將建築和綠化景觀,公共設施在考慮外觀,人性化,人文需求的情況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這個組的學生有二十多位學生。
大多數都是愛玩天際線類規劃遊戲的,就喜歡主導規劃設計。
第二組則是負責設計獨棟房屋的。
這一組學生不多,隻有十來個。
主要是大家覺得獨棟這類小型建築,設計難度真的太低了。
很難出彩,發揮空間極少。
所以來這組的學生最少。
但公寓組的學生最多,足足二十五人。
因為公寓是高層項目。
其次,老師也明確說了。
因為小區全是低層建築,為了讓新小區更有影響力和熱度。
最好能將公寓建築設計為有獨特風格的地標性建築。
想要當地標性建築。
那自然得有特點。
比如廣城的小蠻腰,天海市的雙子塔,武城的大圓盤,魔都的東方明珠塔……
都是與眾不同,獨樹一幟的。
當然,光與眾不同也不行。
還得好看。
否則那絕對是辣眼睛的存在,全國都得吐槽他們的設計能力。
這樣的要求,讓不少建築師班的學生都熱血澎湃。
畢竟將公寓設計成地標建築,難度無疑很高。
但他們要的就是挑戰性,要的就是發揮空間。
追求的就是一個刺激,主打的就是貫徹到底。
尤其是老師還說了。
讓公寓設計組的學生們大膽設計。
不用想設計圖是否容易實現,會不會塌的問題。
受力結構之類的問題,都是工程那邊需要去考慮的。
隻要不是太離譜,那無法蓋出來就是工程能力不足。
而他們建築師班的學生,隻需要給出完美而有特點的外部設計就足夠了。
這無疑是更讓公寓設計組的學生們感覺暢快。
他們隻需要歲月靜好,儘情發揮自己的設計水平。
具體內部力學支撐設計,則讓工程那邊的同學去頭疼,負重前行。
這就是甲方的快樂麼?
這可真的是,太爽了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