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老師挑了挑眉毛。
都明白了自家校長的意思……
校長這是有蓋獨棟小住宅的想法啊?
不是彆墅那種大麵積的。
而是類似村裡的自建房。
但單層麵積不大,獨門獨戶的那種。
普通人也住得起的那種的。
華夏顯然是沒有同類型的地產項目。
校長果然有點自己的想法啊。
而對於校長的困惑,在座大佬其實都清楚。
其中一位老師笑著開口:“校長的困惑,我能解釋。”
“因為我在我們那個地方,主導過這個行業的發展規劃。”
“當時我們什麼都落後,而國外都已經經曆過我們正處於的階段,所以跟外麵學經驗是最簡單,最不容易踩坑的。”
“所以當時派了個團隊,去學習參考國外的商業住宅規劃。”
“但當時外彙緊張,我們這個團隊優先級不高,所以申請不到什麼錢。”
“最終為了省錢和方便,就選擇去了能跟世界接軌的港島考察,從而學習到了現在的住宅模式。”
“但港島那裡土地太緊張,跟我們內地的情況其實是不同。”
“隻是當時我們對世界不夠了解。”
“而在定下後,發現這麼搞實在是賺錢,便也就一直如此了。”
說到最後,老師有些慚愧的低下了頭。
這位老師的話,迎來其他老師的讚同。
顯然事實大概就是如此了。
葉辰聽著老師的話,心中的困惑被解開。
也越發感慨自家的師資力量,是真的離譜。
連參與這種事情的大佬都有。
不過困惑既然解開了。
那葉辰便是在感謝對方的解惑後,繼續說著自己的想法。
“我的確對於高層不太喜歡。”
“無數家庭紮堆在一起,公攤大,如電梯這類的公共資源也更緊張。”
“而且高層老舊後,維護費用也極高。”
“而且鄰居間彼此隻隔著一個樓板,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矛盾。”
“我認為這其實並不適合大多數家庭。”
“說到這裡,我想以各位老師的水平,應該都已經猜到我的想法了。”
“沒錯,我就是想要建獨棟,不是彆墅那種。”
“而是讓大多數普通人也能住的舒適的獨棟。”
“單層麵積不需要太大,四十平米即可。”
“加上地下室一共四層,一百六十平米。”
“這個麵積,足以滿足一家五六口人的生活,也不至於清潔壓力過大。”
“其次如果需要贍養父母,接父母來住,也有地方。”
“最重要的是能保證彼此都有私人空間。”
“如果是普通高層住宅,大家出了房間那就是公共客廳,老中小三輩人生活習慣不同,很容易彼此產生打擾,影響生活質量。”
“甚至有些老人會不好意思出去,要麼天天窩在房間,要麼就是直接離開家去小區裡遛彎。”
“而獨棟住宅彼此各自居住一層,則能很好的保護隱私。”
“起得早睡得淺的老人住在一樓,更方便也更自在。”
“青春期的孩子住在三樓,更不被打擾。大家即在一起生活,又彼此獨立,舒適度自然極高。”
“我認為這樣的住宅,才能滿足現代家庭生活所需。”
葉辰說完,看向各位老師。
而老師們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有老師提問:“校長,請問該如何保證利潤?”
葉辰心中早有腹稿,直接開口:“綠化率保證百分之四十即可。”
“這個綠化率,遠超國內百分之九十九的小區,足以保證舒適度。”
“再拿出百分之十的空間,蓋公共設施和共享設施,例如社區中心,球場,健身器材之類的。”
“剩餘百分之五十的麵積,蓋這種小麵積獨棟。”
“每個獨棟蓋四層,總建築麵積達到總土地麵積的兩倍,容積率依舊是2。”
“這也就是說,即便我們以買地的價格直接賣房子,仍然能賣出兩倍的價格。”
“但顯然不可能按照買地的價格賣房子,這是純純做慈善了。”
“更彆提還有地下車位的銷售收入。”
“所以總體而言,雖然利潤率肯定不如容積率更高的高層,但也是有保證的。”
聞言,眾位老師挑了挑眉毛,點了點頭。
他們覺得可行。
而且國內從來沒有類似的,以普通家庭為目標用戶的獨棟地產項目。
若是能成功,那他們可以說是開了華夏地產行業的先河。
甚至可能扭轉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這種成就感,無需多言。
而那位方才為葉辰解惑的老師,也是格外的讚同。
畢竟對於他而言。
如今房地產的局麵,有他一部分責任。
如果能從自家項目開始變化,那他的心裡也會好受很多。
……
不過土木建築專業的主任卻是笑著開口:“校長以普通家庭為目標的獨棟建築設想,的確是可行的。”
“以現在的趨勢來看,房產數量已經嚴重飽和。”
“這種情況下,這類家庭小麵積獨棟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會很大。”
“畢竟我們地處偏僻,如果跟市區郊區的項目沒有任何區彆,那很難讓消費者下定決心選擇我們。”
“更彆提高層住宅建築已經夠多,的確是到了需要轉變的時候。”
“但校長,我得說一個問題。”
“那就是校長您隻考慮到了以家庭為主的消費者。”
“卻沒有考慮到數量越來越龐大的單身青年人群。”
“比如我們星辰學院的學生,他們大多數畢業後,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於單身或者是有伴侶,但不結婚的狀態。”
“但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將會在學院或者子公司工作。”
“所以我認為我們的第一個小區,也應該考慮到他們的需求才是!”,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