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都是打基礎。
對於基本功非常重視。
基本不會接觸灶台,不會讓學生做菜。
這在中華的傳統廚藝界,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菜都不會切,也配碰灶台?
但問題是,時代變了!
葉辰身為校長,認真的指出了這些教學計劃的問題所在。
葉辰不懂廚藝。
但葉辰懂現在的年輕人。
懂現在的社會。
現在的社會,是浮躁的。
在鄭生這些大師那個年代。
學徒跟大師學藝,負責切菜切個三五年,都是很正常的。
在基本功上學個十年,然後才正式開始學炒菜,更是尋尋常常的事情。
讓學生們花一年時間學基本功。
已經是大師們考慮到大專隻有三年時間的原因了。
否則練習基礎的時間還會更多。
大師們的想法不是錯的。
畢竟基礎越好,將來才能在廚藝這條路上走的越遠。
但葉辰敢保證,學生們是絕對無法接受這樣的教學方式的。
在這個浮躁的年代。
如果努力後,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感。
那很多學生都會心生懈怠,從而對廚藝的學習產生抵觸。
所以,必須要改變教學計劃。
葉辰看著諸位大師:“各位老師,學生不可能練習基本功一整年!”
“時代已經變了!”
“基本功和實訓,應該是並行的!”
“簡單來說,應該按照一道菜一道菜來教學。”
“比如第一道菜,是西紅柿炒雞蛋。”
“那第一天的課程,可以是講解材料的處理。”
“第二天可以實訓刀工。”
“第三天講調料的靈活運用。”
“而第四天和第五天,就應該進行實訓,讓學生們嘗試自己製作成品,品嘗,從而獲得成就感……”
“而且每年至少要教會學生一兩道大菜!就是說出去可以吹的那種。”
“當然了,第一年可以教簡單一些的。”
“難度高的可以放在後兩年慢慢教……”
“唯有讓學生能不斷感覺到自己的進步,獲得成就感,才能夠讓學生對於廚藝源源不斷的保持昂揚的興趣。”
葉辰說的很認真。
這都是葉辰認真查過的。
身為校長,不能說收到學費就完事了。
儘管自家是大專,那也不能不管學生,愛學不學。
身為學校,是要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的。
一方麵,這是責任。
另一方麵。
以後學校出去的學生,如果有真材實料,就會成為學校的招牌。
從而提升學校的名聲,吸引力。
……
而諸位大師聞言,都是陷入了沉思。
校長說的,的確有幾分道理。
如今人心浮躁。
要是按照他們的教學計劃來,估計逃課的學生不在少數。
而若是按照葉辰提出的教學計劃。
學生們每堂課都能有所提高。
覺得自己學到了新東西!
每周都能因為學會一道新菜,從而獲得反饋。
心理上得到滿足。
兩相對比,無疑是校長提出的教學計劃,更加優秀。
雖然相對來說會讓學生的基本功不紮實。
但這就是他們這些大師的責任了。
如何在教廚藝的過程中,讓學生擁有紮實的基本功,這是一個挑戰。
“校長高見……”
“我這邊立刻就去更改教學計劃……”
“私密馬賽,感謝校長大人提醒,若是因為我原先的教學計劃而導致學生失望,我唯有切腹才能謝罪了……”
大師們從善如流。
並未因為葉辰年輕,也沒有因為他們資曆高而不接受意見。
島國菜的幾位老師,更是當場行了大禮。
把葉辰嚇了一跳。
這幾位島國菜老師是從平行世界什麼年代過來的?
怎麼連切腹謝罪都搞出來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