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彆開生麵的發布方法!
毫無疑問。
如果土木科研班學生所說的是真的。
新材料真的能做到這一切。
那這款新材料,必然掀起整個建築行業的革新。
會成為全國,甚至是全球建築行業的必需品。
市場需求,將達到一個難以想象的程度。
畢竟雖然隻有住樓房的普通人,對於隔震有著需求。
但放眼全球任何房子,對於抗震性的需求都是巨大的。
因為地震根本難以預料。
誰都說不準哪裡會來一場地震。
自己所在的建築抗震性越好,那無疑是在大地震之中的存活率就越高。
這樣的新材料,誰會拒絕。
到時候消費者賣房的第一要求,可能就是要用到新材料。
不然直接不買。
“新材料隻能應用在還沒建的新房子之中麼?如果是老房子,將天花板,地板上覆蓋一層新材料,會不會有不錯的隔震效果?”
“還是隻能夾在樓板中間?”
葉辰提出了一個新問題。
學生們聞言,都是認真思索著。
不過這方麵他們沒有測試過,也沒有做過實驗。
所以一時間回答不出來。
不過一旁的建築專業主任聞言卻是挑了挑眉毛:“新材料在樓板中間的吸能效果,無疑是最好的,可以儘可能完美的隔絕,削弱不同樓層之間的震動噪音……”
“而如果是在已經蓋好的房子裡麵覆蓋的話,效果就會差一些。畢竟四周的牆壁,也會傳導震動……”
“除非把四周和內部的牆壁,也全部覆蓋一層新材料……”
“不過即便隻塗抹頂層,效果不能達到完美的程度,但我估計,至少也能削弱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震動……”
“當然,這隻是我的預測,一切還要以到時候的實驗結果為準。”
土木建築專業主任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雖然隻是預測,但無論是葉辰,還是學生們都格外信服。
畢竟主任的水平,真的高到了離譜的程度。
此刻能做預測,就說明結果必然八九不離十。
能削弱百分之七十的震動?
這已經很不錯了,幾乎可以將鄰裡鄰居間的震動噪音,降低到能夠接受的程度了。
畢竟大多數人,其實對於噪音沒有那麼敏感。
如果隻是偶爾才有一點點輕微的聲音,那再正常不過。
根本沒人會在意。
隻有各種各樣讓人心跳都可能差點停止的震動聲音,才是居家生活中真正無法接受的那種。
而如果樓上也把地板蓋一層新材料。
樓下也把天花板覆蓋一層新材料。
那雙方之間,絕對再也聽不到彼此發出的任何噪音。
堪稱完美。
這樣的新材料,對於如今因為偷工減料,國標標準低,以及地產商為了趕工期,對於工藝把控不嚴等種種問題都存在的華夏房地產市場,簡直是重要到了極致。
噪音問題如今已經越來越被關注,因為受影響的人太多了。
甚至因此產生矛盾,樓上樓下成為仇人的都多不勝數。
更有因此產生的惡性事件。
比如在魔都,就有一個業主,震樓器開了足足十年,全棟居民都苦不堪言。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十年前該業主因為噪音問題,跟樓上產生矛盾,矛盾被激化後大打出手,然後進了局子。
等該業主出來後,老婆帶著孩子要離婚,工作也丟了。
可以說完全是一場悲劇。
而鬨出人命的,也不是沒有。
隻能說,在這個越來越繁忙的時代,家就是人們疲勞一天後,唯一休息的港灣。
如果這時候都不能得到安靜,人們的暴躁可想而知。
或許如今人們越來越冷漠,對外界敵意越來越大,也跟無法得到一個安靜的休息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
也許有人會問,那為什麼不換一套房子?
哪有那麼簡單。
房子很貴,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一輩子可能就隻買得起一套房子。
誰能舍得離開?
離開又能去哪?難道一邊還房貸,一邊出去租房子麼?
而有了新材料,一切就都不一樣了。
這帶給了他們除了賣房,亦或是跟樓上撕破臉之外的新辦法。
隻需要用上新材料。
就算不能徹底安靜下來。
也能得到一個相對安靜的家。
這絕對是值得的。
但唯一的問題在於。
新材料的價格如何?
要是太貴,那普通人可就用不起了!
於是葉辰再度開口問道:“新材料的生產成本如何?”
聞言,學生們思索了,一時間都有點回答不出來。
他們隻顧著研究新材料的特性了。
還沒顧得上計算這些。
不過此刻依舊是一旁的主任開口了:“實驗室一立方米的生產成本,大概在三萬左右。”
“但如果等將來設立工廠流水線,進行大規模生產的話,成本會飛速下降。”
“即便以高出同行業一倍的人力成本來計算,也有望能將一立方米新材料的製造成本,降低一萬左右。”
聽到主任的話,學生們都是格外感動。
自家星辰學院的老師都是這樣,一直鼓勵學生們敢作敢為,但在鼓勵的同時,也會默不作聲的為他們處理好一切沒有考慮到的事情。
有這樣的老師,真的太好了。
“一立方米新材料的成本是一萬麼?”
聽著這個價格,葉辰挑了挑眉。
這價格在建築材料裡,肯定是不便宜的。
畢竟建築主體材料混凝土,即便是最高標準的,一般不用在民用建築的c50混凝土,售價也都到不了五百塊錢。
而自家新材料哪怕大規模量產了,成本都要一萬。
可以看出來新材料的昂貴。
在傳統建築材料裡麵,這個價格基本算得上是天花板了。
但對比一下效果,卻又顯得一點都不貴了。
況且,新材料不需要像混凝土那麼用,也完全用不到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