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宋時在做什麼呢?
他去止損去了。
工部侍郎這位置待夠了,是時候讓皇上看到他其他的閃光點了。
皇宮。
內侍進來稟告,“皇上,工部侍郎宋時進宮請罪。”
正在批改奏折的皇帝頓了頓,“請罪?他最近又做了什麼?”
內侍低著頭回道:“奴婢聽聞宋大人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兄長。”
“哦?”皇帝挑了挑眉,“宣。”
“是。”
內侍退下。
很快,便引著一位身穿朝服的年輕男子進來。
“微臣參見皇上。”宋時彎腰行禮。
“平身。聽聞愛卿要跟朕請罪?愛卿何罪之有啊!”皇帝眼裡帶笑,顯然已經做好了吃瓜看熱鬨的準備,正好奏折看得有些打瞌睡了,提提神。
宋時就歎一口氣。
“此事啊,說來話長.”
“那你就——”皇帝把‘長話短說’咽回去,輕咳一聲,“慢慢說。”
慌什麼。
聽故事沒有耐心就聽個結局的話有什麼意思。
請罪嘛,無非就是做錯事。
而這錯事可有千百種。
一向狡猾得跟隻泥鰍似的小宋大人竟也有做錯事的一天?
直接把皇帝的好奇心勾了起來。
“小李子,去給朕倒杯茶來。”
“是。”
很快,宮女進來,不光倒了茶還端了茶點。
皇帝喝了口茶,“宋愛卿,到底是怎麼回事?”
宋時抬眸,目光已然飄遠,仿佛陷在了回憶裡:“微臣出生在一個很偏僻的小山村,家裡有爹娘兄長,因著是家裡最小,臣從小就得家人偏寵,可爹娘忙於農活,所以微臣自打記事起就是兄長帶著我,我跟在兄長身後。”
皇帝點頭,“平民之家大多如此。”
“是。”宋時繼續:“到了年歲,爹娘便送微臣跟兄長去了村裡的私塾,那是一個老秀才開的,他考了一輩子科舉,在四十歲那年終於考上了秀才,微臣跟兄長便跟著他學認字,啟蒙。”
“兄長比我大四歲,又活潑好動,實在不願意讀書,爹便帶著他一起進山,教他學習打獵。”
“後來微臣去了鎮上讀書,再去縣城裡。”
“兄長成親沒多久爹娘便意外去世了,嫂嫂是鄰村的人,溫柔賢惠,一年後為我們老宋家生下了長孫。”
“爹娘泉下有知應該是開心的。”
“侄子一歲多,有一天,村裡有人慌慌張張的跑來我家,說我兄長在鎮上被抓去了邊關。”
話到這,皇帝的眉頭已經皺了起來。
這人什麼意思?
是在內涵他?
宋時仿若沒注意到皇帝的目光,自顧自說道,“那一年,我才十四歲,連場都沒上過,家裡出了這麼大的事,侄子嗷嗷待哺,嫂嫂以淚洗麵,我也整天懵著,還是家裡沒米下鍋了我才在同窗的幫助下去給一家書肆抄書換銀子,那段日子真的難熬,白天要跟先生讀書,晚上要挑燈抄書,可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我想我那時是很害怕的。”
“爹娘沒了,兄長走了,嫂嫂跟侄子是我唯一的親人了,若是嫂嫂再離開,真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