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心話(1 / 2)

回檔少年時 鄧丁 4401 字 2024-04-18

張雲起出來時,已是下午。

胡憲峋問了很多問題,他全如實說了。

比如紅星電子廠的那一把大火,那一把大火不知道摧毀了多少個職工家庭。張雲起親眼目睹了那幅慘烈的畫麵,當時通過和高山的溝通,很確信是人為的,但是一直沒有結果,為什麼沒有結果是明擺著的。

至於拉郎配的江川電子電工行業資產重組聯動方案,問題則更為複雜,涉及到了四家國有企業,相關主管部門,銀行,市國投,凰城集團和空殼外資企業等等等等,而且這麼大的一個項目,沒袁慶森和楊家榮這兩個1號和2號其中的一個主導,動不了,所以市裡麵的水就更深了,但是不管招數再怎麼眼花繚亂,涉及的人物再多,萬變不離其宗,核心目的還是騰出核心區域的工業用地。

騰地其實不是問題,張雲起搞出來的“江川模式”也是為了騰地,然後再謀求更大的發展,問題是江川電子電工行業資產重組聯動方案騰出來的地不是國資的,搞開發不走招拍掛,直接從破產重組入手套地皮,並且由重組主體森海集團而不是凰城集團以各種優惠政策改變土地性質,裡麵就會產生巨大的利益鏈條。

先不講套地皮的巨大收益,單單說更改土地性質的事兒,後世湘南地區一畝耕地年租金也就三百塊錢到一千塊錢之間,然而一旦變更為了建設用地,一畝地的價格動輒就是幾個億,更不要說價值更為恐怖的商住用地。

胡憲峋突然關心起這些,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但是張雲起絕對不相信這個剛剛封疆湘南的老人沒有收到過這方麵的資料,另外,紀重應該把那份原森海集團的董事長趙世明的情人的相關材料,給到了胡憲峋,胡憲峋也親自去了一趟江川。這個老人,大概率已經方方麵麵掌握了江川地底下湧動的各種暗流。

這些事不再是他張雲起能夠決定得了的。

這是袁慶森和楊家榮之間的問題。裁判則是胡憲峋。

走出胡憲峋的辦公小樓以後,張雲起直接給老熟人林詩予打了一通電話。

本來是表達一下感謝,順帶約頓飯,沒想到林詩予把胡憲峋去江川和在雲溪村發生的一切都告知了他,說你最應該感謝的是你老家人。

聽完以後,張雲起站在暮春的陽光下沉默了很久。他真的沒有想到,扭轉這一切的,讓他走出來的,不是他發自內心的嘔心瀝血寫的那篇文章,不是他創造的走在時代前頭的“江川模式”和“雲溪經驗”,不是趙世明情人交代的關於江川的方方麵麵的材料,而是雲溪村那塊土地上的樸素的家鄉人。

張雲起確實為雲溪村做了一些事情,以前也確實是實心實意想幫助貧苦的家鄉人,但倘若如新聞報道裡那樣過於誇大,那是有悖事實的。他隻是一個普通人,也不具備那樣無私奉獻的精神。所謂的帶領家鄉人發家致富,都是聯盛集團發展到一定程度,為了更好的前景而配套的模式所帶來的效應,然而那片土地上的家鄉人給予他的回饋,卻是千百倍的。

想著這些,張雲起和林詩予直接把飯一杆子約到高三畢業夏天再吃,他實在有事,隻是掛了電話,他還沒來得及動身,這時候手機又響了起來。

張雲起掏出手機一看,是紀重的電話。

紀重在電話裡什麼也沒問,隻是說來家裡吃飯,吃完飯再下江川。

張雲起本來想立即返轉江川的,他已經歸心似箭!胡憲峋或明或暗的心理傾向,意味著裡津大局已定,湘南各地區國營企業改革與農村改革的主要方向和路徑已是呼之欲出,他還要調轉槍頭收拾江川那一大堆殘局。

他和林詩予朋友之間能夠簡單點,飯可以推後,現在紀重喊他吃飯,而且出來後還沒見過紀靈,決定吃完飯再連夜趕回去也行。

奧迪100把他送回了原來的賓館大院,他的奔馳還停在那邊。拿到車鑰匙,獨自前往紀重家中。

車子來到白竹坡,張雲起看見紀重圍著圍裙正在小院裡殺魚。這樣的畫麵他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感覺還挺奇怪的。

紀重聽見車子聲,也看見了張雲起,等張雲起停好了車,道:“回來了。”

張雲起說:“回來了。”

紀重點點頭:“那準備吃飯吧。”

這麼些年來,他們兩人的聊天一直言簡意賅,見了麵嘮不了兩三句的嗑,既不親近,但又不是故作姿態,就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奇怪的感覺,好像是什麼都不用講就能理解的內心深處想法的那種父子的那種感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