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冬日晴。
張雲起又和薛建忠見麵了。
還是那麼的親熱,那麼的如浴春風。
當然,眼下龍景園罐頭廠職工攔街鬨事已經引起市委市政府的注意,市長楊家榮親自出麵過問,要求城南區區長薛建忠三天內拿出一套可行性的龍景園罐頭廠收購方案,從根本上解決罐頭廠的產權問題,債務問題,還有兩百多號職工的安置問題。
薛建忠內心壓力是很大的。
他有點悔不當初,但心裡更多的是對張雲起的怨氣,這小子辦事不太守規矩。
雙方在接待室展開初步談判的時候,簡單的客套了幾句,他就忍不住說:“張總,見你一麵可真不容易呀。”
張雲起聽出了霍建忠話裡有話,龍景園罐頭廠職工鬨事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前邊談的承包經營方案一直架在半空中沒進展,他又一直不露麵,王貴兵陪著薛建忠東拉西扯,就是定不下來。
霍建忠對此有想法很正常。
張雲起笑嗬嗬的:“沒辦法,最近一直在忙,馬上期末考了,學業重要。”
這個逼裝得霍建忠啞口無言。
過了好一會兒,區長大人才皮笑肉不笑地說:“說起來我那個兒子也在市一中念書,成績還不錯,不過跟你一比可真的是有點兒上不了台麵了。”
“霍區長過獎。”張雲起笑笑,覺得霍建忠太看得上他兒子了,他兒子叫霍小光,在市一中鼎鼎有名,壞的流膿。
霍建忠又道“張總,對了,前麵咱們談的是承包經營,怎麼突然改變想法要收購龍景園罐頭廠?”
張雲起道:“這個主要還是想替區裡和霍區長分擔一些煩惱,承包經營不能解決罐頭廠的產權問題,也沒有固定的盈利保證,又要平白挖掉城南區地方財政的收入,風險大,直接收購的話,可以減少區裡的財政負擔,罐頭廠也可以轉換經營機製,真正走向市場,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
毫無疑問,不管承包經營還是直接收購罐頭廠,張雲起都是為了賺錢,但霍建忠覺得這個家夥的這番話還是有見地的,符合目前的國家政策風向。
從1979年開始,國企改革經曆了第一階段的經營權改革和第二階段的所有權層麵改革,在所有權層麵改革當中,有一種重要的思路就是國企改革的產權製度限製在原有財產關係之內,進一步推進經營權層麵的改革,與這種認識相對應的製度選擇就是張雲起前麵提出的企業承包製。
城南區其實也有不少這樣的企業,在承包製推行伊始,確實調動區裡企業和職工的積極性,推動了區裡經濟的發展,虧損麵也逐年下降,但是在推行承包製期間,卻出現了企業增效、經濟增長、地方收入反而下降的狀況。
霍建忠經常讀報,他就發現這一兩年來全國各界都在強烈批評和反對承包經營製,一種普遍的批評認為,在經過了放權讓利之後,國家財政已無力繼續讓利,而承包製又必須向企業做了更大幅度的讓利,致使國家財政收入嚴重流失。
當然,霍建忠個人覺得,承包製最大的弊端是對企業行為的約束是軟的無力的,企業隻負盈,不負虧!這就造成了企業承包者的行為短期化和“機會主義行為”。
所以現在國有企業改革,國家的大方向是提倡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的改革,在今年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若乾問題的決定中,就明確提出要通過產權結構的改造,使國有企業成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化企業。
說來說去,從產權上動手才是目前國企改革的大趨勢。霍建忠很清楚這一點。不過龍景園罐頭廠采取承包經營製也好,搞產權改造也罷,他都覺得可行的原因是資方決定的,龍景園罐頭廠這樣的情況,如果沒有人投資,什麼改革製度都是空口白話,但兩百多張嘴巴卻是實打實的等著救命!
這也是霍建忠覺得張雲起辦事不地道,但眼下拿他沒有辦法的原因,尤其是經過了昨天龍景園罐頭廠職工鬨事的事情後,安撫罐頭廠職工儘快脫困成了他的一塊心病,於是連夜製定了兩個收購方案。
霍建忠拿了一份資料遞給張雲起,道:“關於貴公司收購龍景園罐頭廠的事情,區裡麵也根據實際情況連夜進行了探討,初步定了兩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