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點子(2 / 2)

回檔少年時 鄧丁 3796 字 2024-04-18

高二上學期已經將近過半,大家也不再算是懵懂無知的小孩子,多少都明白成績的重要性,不提未來前程,至少在這座校園裡,有錢不太算是王道,但擁有一張小白臉和足夠優異的成績卻絕對是,所以在這樣一個你死我活競爭成績的氛圍裡,扯鹹淡的少了,問題目的多了,就連吊兒郎當的學生,到了這個臨考的關鍵時刻也知道臨時抱佛腳的重要性。

為期三天的期中考試在十月二十八號那天拉開了帷幕,先是語文,而後文綜,接著數學,最後的那天下午是英語,張雲起考完之後自我感覺相當良好,哪怕是那菜的摳腳的英語,在駱琳的悉心輔導下,也感覺有了長足的進步,至少做起來很得心應手。

期中考試過後,時間拖著十月份的尾巴上進了立冬。那天老張家做餃子吃,大姐張秋蘭一家和王貴兵都來他家裡做客,幾個娘們包餃子扯家長裡短的時候,王貴兵和張雲起聊起了龍景園罐頭廠的事兒,說來說去大概的意思就是龍景園罐頭廠廠長李季林找他幫忙出個金點子,把積壓的罐頭賣出去。

其實龍景園罐頭廠的情況,前邊姐夫牛奮有說過幾次,張雲起知道一些,說起來呢,這個龍景園罐頭廠廠長李季林還是李雨菲的爸爸,他和李雨菲的關係還挺好,但沒見過他爸爸,也沒有想到李季林會通過王貴兵找到他給罐頭廠出點子,也就是所謂的市場營銷,隻是那個年代的人都喜歡把為企業搞谘詢策劃營銷稱作出點子。

這主要是拜那時候一個叫何陽的名人所賜,這家夥是90年代紅遍中國大江南北的“點子大王”,中國策劃業的開山人物,其實他也沒乾啥,既不跑市場也不管生產,就靠一張嘴皮子,專門為企業出各種各樣有價值的“點子”,前前後後賺了上百萬,這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一時間,全國都刮起了一股“頭腦風暴”。

張雲起還記得在94年春晚上,馮鞏牛群還以何陽為原型,編了一個小品,叫做點子公司,這在當時名氣大得很,的課堂上還專門分析過“何陽現象”,但是張雲起後來了解過這位點子大王的一些“金點子”,感覺大多都是在後世看來就是很簡單很常見的營銷手段。

比如在海灣戰爭之後,把台燈做成飛毛腿導彈的形狀在水杯上加一個能提著的塑料拉環方便攜帶把左右兩隻童鞋上,印上一個合並在一起能組成圖案,以防穿錯腳真的沒啥技術含量,但在那個營銷荒蕪的年代偏偏就特管用。

可能對於李季林來說,何陽那種大名人山高水遠實在不好找,即便是找著了,龍景園罐頭廠也出不起高昂的點子費,於是他找到了有點關係的聯眾副總經理王貴兵。畢竟聯眾貿易的廣告策略是比較出彩的,今年年初在江川日報上那則中國第一條懸念式廣告讓小霸王學習機在江川市一炮而紅,指不定也能給龍景園罐頭廠出個好點子打開銷路。

其實這個思路也不錯,因為從表麵上來看,目前龍景園罐頭廠最大的問題就是罐頭積壓,資金收不回來,欠了一屁股爛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請到專業人士通過市場營銷手段打開銷路把積壓的罐頭賣出去,迅速回籠部分資金,至少也能讓罐頭廠運轉起來,給職工發點生活費,給供貨商還點錢。

然而李季林似乎不知道的是,他引出的的聯眾老板比起什麼點子大王,也不會是什麼易於之輩。

張雲起想了想,就問王貴兵說:“幫龍景園罐頭廠打開銷路把罐頭賣出去,其實也不是很難,但這麼做的理由是什麼?”

王貴兵就有點不大好開口了。

他估算不了那麼長遠,但又覺得有必要把這事兒告訴張雲起,成了也是好的嘛,不過他聽老板這麼說,就覺得那年頭出個點子頂了天也就是幾萬塊錢,不吹牛逼地講,這點錢彆說張雲起,他自個兒也不是很看得上眼。

王貴兵遲疑了下,就說“那要不我給拒了?”

張雲起搖了搖頭,道:“這樣吧,你先幫我收集一下龍景園罐頭廠的經營資料,再幫我約個時間和李季林見一麵。”頓了一頓,他又說道:“對了,回頭搞幾瓶龍景園的罐頭給我嘗嘗。”

努力更新,努力更新,加油。,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