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永不相忘(1 / 2)

回檔少年時 鄧丁 3515 字 2024-04-18

議定後,張雲起托段永平搞港澳通行證。

胡誌標找來兩個幫手,一個叫劉強,另外一個是楊建新,這兩個人都是前世愛多的工程師,研發影碟機的關鍵人物,目前沒有工作,因為前麵胡誌標打算開廠搞山寨遊戲機,這兩人想要一起乾,現在胡誌標準備跟張雲起一起搞還沒有興起的影碟機,這兩個技術人員興趣更濃,畢竟遊戲機市場早已經被中國廠家瓜分殆儘。

港澳通行證的事情很快落實下來,以段永平現在在香山的聲望和地位以及人脈,這玩意兒是分分鐘的事情。

1994年8月,張雲起等人踏進了香江。

儘管香江和香山隻有一字之彆,儘管香江和香山隻有一江之隔,但這是香山土生土長的胡誌標第一次來香江,他沒有興致欣賞這座大廈林立金迷紙醉的世紀名城,跟著老道的張雲起直奔ube公司的香江總代理科彙。

ube公司是數字式視頻壓縮解決方案的主要供應商。當年萬燕公司向ube公司投資350萬美元巨資,研製出了第一塊定型的解碼芯片l450,這也就是影碟機最關鍵的元件之一,但最終的技術成果卻為ube公司所獨享,而萬燕公司後續一係列獨創性研發成果也全部向ube公司公開,以至於ube公司迅速研製於集度更高的新一代解碼芯片,以及光盤讀取與驅動係統,也就是常說的機芯。

ube等公司利用這些核心元件,在中國市場掠奪巨額暴利,供應給所有願意付錢的企業,這導致了萬燕公司的產品技術被無償擴散開,除了解碼板的係統控製軟件需自行開發,國內的所有製造商都可以利用這些核心元件直接組裝,成本不會超過100萬,然而,萬燕公司前期投入了上億的研發成本。

張雲起等人與ube公司的香江總代理科彙公司取得聯係後,交了一萬港幣,直接買回十片芯片用以研究。張雲起知道,到九五年後,這些芯片的製造成本不會超過30港幣。

搞定了芯片,張雲起等人又去旺角電腦城花了五萬港幣買了五台468宏電腦,其中三台留給胡誌標三人用,剩下兩台張雲起打算運到江川。

從香江回來後,胡誌標和劉強以及楊建新帶著一大堆厚厚的英文說明書,閉門在家一條一條的說明書,劉強嘗試編寫新的軟件,楊建新搞硬件開發,胡誌標負責後勤統籌,做實驗還要張雲起準備條件。

張雲起肯定要把影碟機電子廠開在江川市,但眼下還不急,他預想今年年末能拿到樣機,明年中旬後上生產線推出第一批樣品,現在還是起步階段,最初步的研發可以在香山進行,這也是考慮到胡誌標三人都是香山人,在沒有看到明顯的利益前,需要有個緩衝時間。

胡誌標已經把東森電器修理鋪的工作辭了,研發還有一段漫長的周期,張雲起給胡誌標開了十萬年薪,劉強和楊建新一人八萬年薪。當天,王貴兵就把錢打進了三個人的賬上,儘管他很不理解張雲起為什麼要這麼做。

包括胡誌標在內,劉強楊建新三個人對張雲起一無所知,這麼形容或許也不算太準確,至少他們知道這個看起來年輕的不像話的年輕人是江川來的大老板,成熟穩重,見識超前,有足夠的資本來推動這個項目運作下去,而等張雲起給他們開出八萬十萬的年薪並且到賬後,信心倍增,並且乾勁十足。

後續租房間安裝電腦購買設備等具體的事宜由王貴兵和胡誌標對接,張雲起沒有再參與,他打算這兩天離開香山之前,帶春蘭他們去深圳玩玩。

紀靈初見和春蘭還有王小凱一群人已經在香山呆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張雲起天天早出晚歸,見不到人影,他們的行程是馬史和孫希希安排的。直到去深圳的路上,張雲起看他們都是興高采烈的,就覺得他們在香山應該玩的還不錯。

去深圳玩的首站是西湧沙灘。

西湧沙灘是全深圳最大的沙灘,大夏天的,人挺多,王小凱也終於實現了來海邊看比基尼美女的願望,而且大多數都是屁股像西瓜的洋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