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對這個世界永葆好奇之心(2 / 2)

回檔少年時 鄧丁 5085 字 2024-04-18

這時候雷鳴往魚粉裡扔蟑螂詐騙,導致自己和於濤三名從犯先後被警察帶走的事兒已經全校皆知,是真正的全校皆知!上到校長王道忠,下到看門劉老頭,還有校門口前邊擺攤的一溜街邊小販。

刑事案件一向噱頭很大,青少年犯罪更加吸引眼球,學生犯詐騙罪被警察帶走在江川市已經幾十年沒發生過,以至於造成了極大的轟動,自然而然,張記棲鳳渡魚粉店做的魚粉裡有蟑螂的謠言不攻自破,但是學校師生們都記住了這家魚粉店。

這種廣告效果,張雲起覺得自己在校慶文藝彙演上再打十個廣告都比不上,下次遇到高明,他會表示一下感謝。

在隨後的兩天裡,這件事情似乎有越燒越烈的趨勢,一直有媒體記者往江川市跑,往張記棲鳳渡魚粉店跑,跟進報道這一事件,就連林詩予都通過張雲起的bp機,聯係到他打聽這事兒。

林詩予是湘南日報的記者,市校慶文藝彙演的時候,張雲起跟她有過短暫的交流,雙方留了聯絡方式,不過張雲起差不多快把這女的給忘了,看到bp機的訊息後,就給林詩予回了個電話,和她敘了一波舊,順帶把關於這起詐騙案大概的情況告訴了她。

張雲起覺得林詩予隻是因為曾經來市報道過,對這事兒有點好奇,純屬是私人私下找他打聽打聽,畢竟林詩予是省城的記者,還是省城湘南日報這種大媒記者,不大可能對這個新聞太上心,這個新聞也不大可能上的了省報,所以說的就很言簡意賅,隨便應付了兩下。

然而讓張雲起沒想到的是,他和林詩予聊完之後過了兩天,林詩予就又給他打了一個電話,她在電話裡興致勃勃地說:“鄒傑倫,我要去你們江川一趟,詳細了解一下這個案子。”

張雲起有些意外:“你一湘南日報的大記者,對這個小案子怎麼這麼好奇?”

林詩予說:“一個記者的基本素質就是對這個世界永葆好奇之心,鄒傑倫同誌,你這個江川晚報的記者有點不合格呀,怎麼對新聞點沒有一點洞察力和穿透力呢?”

張雲起樂道:“林大記者說的有道理,我的洞察力有待提高,不過我想請教一下林記者,你在這個事兒上洞察了啥玩意呢?”

“你看吧,光嘴上謙虛,心裡可一點沒當回事,鄒傑倫同誌,我告訴你,這兩天我在圖書館翻閱了大量資料,發現青少年犯罪一直是我們國家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你知道嗎?在七零年代特殊時期,青少年犯罪在整個刑事犯罪中的比例達到了60,到了80年代,這種情況更加明顯,光81年,全國青少年犯罪人數就占整個刑事犯罪人數的64,到了88年,青少年犯罪人數占了整個刑事犯罪人數的755!而且犯罪群體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比例越來越高。”

張雲起聽完之後還真有點意外,他知道從七零年代初到九零年代中的這段時期,因為社會動蕩,犯罪率居高不下,但沒想到青少年犯罪比重這麼高:“這個數據確實有點觸目驚心。”

“所以說青少年犯罪是個大問題,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這幾年來青少年犯罪群體越來越年輕,比重越來越大,校園犯罪越來越多,肯定有它更深層的原因所在,我調查了很多資料,覺得現在正是國家改革措施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已經形成,這導致現在的青少年犯罪作為一種社會現象也產生了一係列變化,就像美國學者路易斯謝利說的:社會發展的進程可以促使犯罪的性質和數量發生變化,也可以引起犯罪人口的特點發生變化。”

“然後呢,你打算怎麼做?”

“我現在想做一個專題,把江川市這個案子作為切入點,希望能夠引起一些人的重視和探討青少年犯罪預防工作怎麼更加的法製化、規範化,尤其是如何建立符合社會需要的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機製。”

張雲起倚靠在電話亭上道“林大記者你可真是憂國憂民,佩服佩服。”

林詩予沒好氣的說“佩服啥,來點兒實際的咯,等我去了江川,請我吃你們江川的好吃的,誒,對了!就哪個哪個啥,張記棲鳳渡魚粉。”

說一個悲傷的故事。

上班半個月,今天被辭退了。

原因是我們主管在外麵接了很多私活,他乾不來,回頭非得天天讓我做私活,公司的事情我就沒怎麼做,主管想辦法給我頂著,但老板不瞎,以為我沒乾事,天天待在公司玩兒,就今天下班的時候,讓人事通知我讓我離職了。

雖然這是這輩子第一次被辭退,心裡挺難受的,但回頭想想其實也沒什麼,生活還是很美好,我還有書,還有你們。

而跟大佬們彙報這個的原因是,苦逼的我又要找工作了,隻能擠出時間來更新,我儘量努力做到穩定更新。

望諒解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