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隔多久,一代霸王飲恨東江。
總而言之,在段永平的手上,香山市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在現代市場經濟的浪潮中,演繹了一段充滿悲涼氣味的、一唱三歎回味無窮的現代版霸王彆“機”,從1991年發跡到1997年敗退,其間不過短短的6年時間。
離開小霸王之後,段永平創辦了步步高。
商業天才在哪裡都是商業天才,同樣的沒用幾年時間,他就把步步高打造成中國無繩電話、、教育電子產品等行業中數一數二的名牌。
1999年,段永平以其“明晰的遠見和創新能力”,被亞洲周刊評為亞洲20位商業與金融界“千禧年”行業領袖之一。
2001年,剛滿四十歲的段永平把公司一剖為三,分成了步步高,pp和i三家公司,他自己呢,退休,跑到大洋彼岸的美國跟女朋友當神仙眷侶去了。
可能是天天摟著老婆睡覺,小日子過得太安逸,雞兒受不了,所以沒事的時候,他就搞搞投資,做做慈善,和巴菲特吃吃飯,還帶出一個後世大名鼎鼎的徒弟黃錚,此人就是拚多多老總,至於投資方麵,段永平最牛逼的一個案例是在2001年底,他以1美元左右“吃”進網易股,一年多後,他持有的股票爆漲五十倍以上,身家超過十億。
總之,張雲起很欣賞這個人,在中國近代商業史裡麵,這是一個彆具一格的大佬,比不了馬老師和小馬哥,也沒有不知妻美的強東哥拉轟,但他對名望的淡薄和務實誠懇的商業邏輯是後世眾多中國企業家所缺少的。
這次和段永平見麵,張雲起是有所期待的,但是眼下真正見到了,卻也沒有想象的激動和仰慕,或許是因為他早已經審視完了這個人的一生,就像開了掛的上帝一樣,已經不自覺地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角度。
段永平對張雲起卻是相當熱情,請他到總經理辦公室裡,奉上一杯熱茶,似乎有意無意的,帶著試探的口吻和張雲起談了很久的市場營銷之類的話題。
經過一番深入的交談以後,張雲起的談吐姿態和對中國市場營銷這一塊的犀利見解,似乎有點兒讓此時還不算老道的段永平心悅誠服,他心裡很有點嘖嘖稱奇,他可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有遠見和才華的經銷商,於是笑著把話題轉回張雲起做的那個廣告方案上。
他說道“張老板,你的這套廣告方案十分契合小霸王的品牌定位和戰略方向,做的很完美,對我的胃口,不瞞你說,為了這個廣告方案,我已經好幾天沒睡好覺了。”
張雲起被段永平追著問了半天,有點口乾舌燥,喝了一口茶,才笑笑說“過獎,我也就是隨便這麼一寫。”
其實他心裡很清楚,段永平一定會重視和欣賞他的這個廣告方案,因為段永平這個人的一貫商業邏輯就是後發製人,專注產品,著重營銷,線下銷售。
在很多人固有的認知裡麵,但凡做買賣成功的大商人,大企業家,肯定都是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冒險家,段永平卻是個例外:做遊戲機他不是最早的,做他不是最早的,做電話他更不是最早的,但無論是小霸王還是步步高,他所崇尚的這套後發製人著重營銷的打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總之,這是一個特彆務實,在那個年代稀有的具備品牌意識的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營銷大師,廣告大師,小霸王為什麼能在並不占先機被層層包圍的情況下殺出重圍?就是靠著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廣告!
他給段永平的這套廣告方案,可不是什麼原創,而是前世段永平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冥思苦想好幾個晝夜想出來的,對他的胃口是肯定的,張雲起慶幸的是,段永平這時候還沒把這個廣告方案琢磨出來,要不然假李逵碰到真李逵,那可就原形畢露了。
至於這個廣告方案的效果,張雲起印象很深,當年在央視黃金時間段一經播出,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讓小霸王學習機紅遍中國大江南北了,成為很多城市家庭的標配。
“張老板謙虛了,你年紀輕輕,對市場營銷見解這麼深刻,實屬難得。”段永平笑嗬嗬的,經過一番交談,他對這個不驕不躁的年輕小夥子很有好感,也很欣賞他的才華,說道“張老板,你有沒有興趣來我們廠裡發展?當然,小霸王經銷生意你可以接著做,而且廠裡還可以給你提供很多便利,至於職務和待遇方麵,絕對不會虧待你,一個月三千怎麼樣?”
張雲起心裡很樂,裝逼道“暫時沒這個想法,前麵我做掌上機總經銷,一個月能掙五十萬。再說了,請我來做廣告營銷也沒必要,廣告營銷隻能起到一時的作用,一家企業能不能長期穩定高速發展,看的是經營管理。”
“也對。”被張雲起直接拒絕,段永平也不尷尬,點頭道“那請問張老板,你覺得我這個廠子經營管理有什麼問題”
張雲起說“經營管理的問題當然有,但是日華電子廠最關鍵的問題不是這個。”
段永平興趣很濃“那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
張雲起伸出中指朝上指了指,然後說了四個字“益華集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