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鞋子(1 / 2)

回檔少年時 鄧丁 1879 字 2024-04-18

年初一,張雲起大清早就爬起來,在院門口放了一封迎新的一萬響鞭炮,然後跑到廚房裡,把昨晚除夕吃剩下的菜回鍋蒸熱,一家人聚在堂屋裡吃新年第一餐飯。

這是有講究的,新年頭天不動爐灶。

年夜飯吃剩下的菜,重新回爐蒸蒸,北方應該叫“折羅”,封陽一帶沒名字,隻覺得這麼吃顯得節儉,而且香。

吃過了早飯,張雲起兄弟倆就提著香紙蠟燭去了村裡後頭的將軍嶺,給老張家的祖宗掃墓。

這是封陽一帶的習俗,正月初一祭拜先人。比清明節上墳還要重要。

老張家上一代人丁單薄,張雲起的爺爺奶奶先後生了四個,前邊三個都沒長大就走了,隻有最後一個兒子,幸運的長大成人,也就是張雲起老爸張六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計劃生育最瘋狂的八零年代,張六順為了多生幾個娃兒,經曆了罰款砸房抄家和四處逃難,在這樣艱難的情形下,他能夠把家裡五個娃拉扯大,不容易。

老張家的祖墳就在將軍嶺上山路口的叢林裡,一堆雜草叢中突出幾塊墳包,分彆是張雲起太爺爺、太奶奶和爺爺奶奶的墳,上麵沒有墓碑,每個墳頭上墊著一塊普通石頭,上麵沒有名字,沒有姓氏,已經長滿了青苔,特荒蕪,像一處亂墳崗。

張雲起哥倆默默地拔草修墳圈,正月初一的天氣很晴朗,冰雪早已消融,乾著活兒,曬著太陽,身體暖融融的。

路上有三三兩兩的村民,提著裝有香紙蠟燭的籃子,帶著孩子,都是來掃墓的,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各自家的祖墳都是相隔不遠的一個挨著一個,而在老張家的旁邊,則是雲溪村書記張國瑞家的祖墳。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