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事更大了(2 / 2)

依照說明,老吳輕輕按下了三角標識的播放鍵,數秒後,便聽到清晰的英語發音從機身傳出,不過對此,眾人倒是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驚訝,因為這看起來跟市麵上的錄音機也沒什麼不同,而且在音量上,似乎還比不上那些大體積的錄音機。

聽了一小會兒,韓紅梅評價道:“聲音有點小,這要是在室外,怕是就聽不清了……不過音質倒還挺清楚的,拿來學外語倒是真不錯。”

李悅新笑道:“這東西的設計應該就是給個人用的,估計得配上那耳機才好用,而且公眾場合,要是音量開得太大,也會吵到彆人。”

王珂好奇說道:“看樣子跟一般的錄音機也沒什麼不同,組長,試一下那複讀的功能。”

老吳輕輕點頭,回想了一下說明書中介紹的步驟後,深吸了一口氣,在一句英語剛好說完的瞬間,輕輕按下了機身上的一個小按鈕。

在眾人都瞪大了眼的注視下,複讀機的磁帶停止了旋轉,但播放鍵卻並沒有彈起來,聲音也同時消失,接著,老吳在停頓了一下之後,又輕輕在另一個鍵上按了一下,眾人清楚的聽到,剛剛播放過的那句英語又從機身中傳出,而此時,透過機身透明的玻璃卻可以清楚的看到,磁帶是根本沒有旋轉的。

“好神奇,這是怎麼做到的?”

韓紅梅驚訝的說道,其他人也同樣是一幅驚奇的表情。因為工作的需要,他們這些人基本上對錄音設備都不陌生,對於錄音機的原理多少也是有所了解的,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更清楚要想做到這種讓磁帶不動,就能隨意重聽上一段錄音的技術有多難……事實上,以他們的見識,甚至都不知道這究竟是用什麼原理來實現的。

不僅如此,在老吳接下來的操作下,他們發現這種複讀的功能似乎還遠比想像中的更加強大,雖然能夠回放的時間不是太長,最多也就幾秒鐘,但在這時間之內,複讀內容的長短卻是可以隨意調整的,而且隻要重複按鍵的動作,就能一直複讀下去,當同一個英語單詞一次次被反複播放出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意識到了這種功能對於學習外語的好處,眼中也不禁透出難以掩示的羨慕。

學外語最難的是什麼?就是口語的發音,那必須要經過無數次的校對才能漸漸掌握。一般的錄音機雖然也有倒帶回放的功能,但操作起來畢竟不是很方便,而且反複倒帶太多,對機器的損害也是很大的,但有了這種複讀機,隻需要動一下手指,就能讓聽過一遍的單詞再無數次重複,甚至還能將你自己的發音給臨時錄進去,與磁帶上的發音進行對比,卻又不會洗掉磁帶上的內容——這簡直就跟請了一個永遠不會嫌麻煩的外語老師一樣,基本上隻要自己肯用心,就根本不愁學不會了。

第一次,專案組的成員們如此真切的感受到了未來科技的發達與便利——與高高在上,似乎遙不可及的零號文件不同,這件產品卻是他們每個人都用得上的……就算自己沒興趣學外語,但家裡的孩子也會需要啊!要是有這麼個東西,對孩子的學習該有多大的幫助?

將所有的功能都試了一遍之後,老吳便關機取出了磁帶,然後小心的將東西放回到包裝盒中,直到盒子蓋上,眾人這才意猶未儘的收回目光,重新將注意力轉移到案情上。

“現在三號文件既然已經追回,那麼接下來的工作,還是要以找出蝴蝶為主,之前分派的任務不變……不過今天也已經太晚了,大家回去休息一下,明天繼續。昌海同誌,你還得辛苦一下,跟我一起把這三號文件上交到相關部門。”

“是。”

張昌海麵無表情的應了一聲,他似乎永遠都是那麼沉默寡言,不過老吳倒也沒見怪,眾人似乎也都習慣了他這模樣。

從單位出來,當抬頭望著滿天的星鬥時,趙忠義突然感覺這一天的經曆簡直比他當了二十多年的公安加起來都要刺激……如果以後每天都這麼驚動動魄,他真要擔心自己的心臟是否能受得了了。

數日後,一個壞消息從上海傳來:在當地市場上,出現了疑似為複讀機的物品。

最擔心的情況出現了:蝴蝶的穿越範圍,並不是僅限於北京,這意味著要找到他的難度,將會大得超乎想像,而且照他這種滿世界賣走私貨的行為,恐怕用不了多久,他存在的消息就會再也遮掩不住。

“悅新同誌,你跟小趙一起,立刻動身前往上海,你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到蝴蝶和收回流失的三號文件,但必須保持低調行事,如果實在控製不住,可以視情況選擇放棄追回三號文件,但蝴蝶必須要給我找到,可能的話,即便無法控製他,也要跟他建立一定程度的聯係。他不是想要錢,想買古董嗎?告訴他,不用這麼麻煩,他想要什麼,隻要開口,哪怕是國寶級的文物,也不是不能商量的……具體的細節你們可以自己掌握,總之我不管你們用什麼辦法,隻要能說服他跟我們合作,你們就是國家最大的功臣!”

“是!我們這就出發!”

站在一旁的韓紅梅與王珂默然無語,雖然老吳沒有明言,但從他安排李悅新和趙忠義負責這次任務來看,他顯然還是選擇了懷柔的手段。

回過頭來,老吳對韓紅梅和王珂又說道:“上級已經同意了我們之前所提議的方案,從現在起,所有與蝴蝶相關的文件,包括那些解釋不了來源的物品和技術,都將出自一個代號為9517的相關工程,這是一項立足於軍事技術改革,為探索未來軍事發展方向而製訂的工業發展計劃,它立項於1957年,其內容包含了電子,能源,材料,通訊諸諸多領域,由當時的總理親自審批,是國家的最高機密,近年來由於我國的政策改變,所以這項工程所產生出的一些尖端技術,也在逐漸的向民用領域轉變,加上內部人員管理混亂,出現了不少內外勾結盜賣研發產品的事件……不用懷疑,這個9517工程是真實存在的,隻不過當年因為它的一些構想過於超前,脫離了實際,所以僅僅隻是停留在紙麵上,但我們卻可以把它變成現實。這項工作上級會交由專門的人負責,我們不需要過多乾涉,但他們畢竟是為我們服務的,所以,必要的協調還是少不了,這方麵就由你們來負責溝通。”,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