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9章 信念破裂!不再擁有優勢的欄間技術(2 / 2)

但梅裡特這個欄架過去的也不錯。

耗時不比劉祥要長。

甚至因為身體素質更加出色,在起跳後的騰空階段,他做的似乎更加遊刃有餘。更能把八改七帶來的衝擊力改變放到前幾個欄當中。

梅裡特在騰空時,將身體向前傾斜,同時越過的一瞬,將雙臂自然向前擺動。

這個動作給孫海瓶的感覺就是……

竟然也像呼吸般的舒服。

這就很不好了。

讓他的眉頭都有些情不自禁,微微皺起。

這是因為米國人的短跨。

在此之前其實都是以身體素質為主,但是技術和節奏層麵……

稍有缺失。

當然這都是在頂尖層麵上的對比,如果你和非同層次的運動員對比,那依然是絕對優秀。這也是為什麼明明米國的運動員擁有更好的身體素質,更好的科技水平,運動理念卻在短跨上,並沒有跑出震驚世界的成績的一大原因。

即便是劉祥之前的上一代欄王約翰遜。

他其實也不是太能做好這一點。

他也經常出現打欄,甚至是高翻欄架的情況。

但他的節奏感已經是米國的短跨運動員裡麵最傑出的一個。你比如說打破了阿蘭.約翰遜全美最好成績的奧利弗,他的跑動和衝擊力無疑是要更加的強勁,但是他的節奏感尤其是整體的過欄穩定……

比約翰遜就要差了不少。

所以在米國的運動員裡麵主流還是以身體素質爆發跑欄為主。他們的技術能力,基本上在同層次裡麵都有一些細微的缺陷。

這一點不管是約翰遜還是奧利弗。

孫海瓶對比劉祥後,都是這樣看的,沒有本質上的區彆。這也是為什麼他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認為黃種人和歐美人對比,短跨項目的時候就應該大量的加強欄間技術的最大原因。

就是他認為,歐美運動員在這些細節上,在這些技術點上,不如劉祥。

所以我們應該揚長避短。

不斷的強化欄間技術。

才是未來的出路。

可事實證明……

這個想法之所以會成立,那是因為這個運動員叫做劉祥。如果這個人不是劉祥,換成其餘的黃種人運動員……

你就會發現這個論點不再成立。

這可能也是孫海瓶第一次對於一個歐美運動員的欄間技術表示如此的驚愕。僅僅才第一個欄,他就已經看出了不對勁。

怎麼會。

跑得這麼流暢?

都快趕上阿祥了吧。

在孫海瓶原本的短跨論點裡麵,黃種人的最大優勢就是在技術環節,尤其是欄間技術,可現在問題出現了……

萬一有個黑種人,他的欄間技術,同樣達到了劉祥這個層次呢。

那是不是就是必輸無疑呢?

即便這個人是劉祥。

孫海瓶之前還從沒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他認為劉祥的攔截技術就是天下無敵的。以並不出色出眾的平跑,能夠拿下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依靠的就是這個。

雖然在二沙島進行了身體改造計劃,肉體升級計劃,對於劉祥的各方麵肌肉錘煉比之前重要和係統得多。

孫海瓶也在這期間慢慢認識到了身體對於運動員的重要性。起碼比之前更加的認同身體必須要好好練,肌肉必須要好好練。

但……有一個核心的觀念,他是從來沒有變化過。

即便是二沙島,說過無數,需要身體來帶動技術,而不是技術帶動身體。可因為劉祥實在是太過於無敵,技術實在是太過於牛逼,這就導致在沒有人打破這個現狀之前,孫海瓶還是會下意識就認為:

黃種人的短跨核心和戰勝歐美人的要點……

還是在技術上。

畢竟依靠身體,劉祥不可能拿下奧運會冠軍和世錦賽冠軍,但是依靠技術……劉祥可以。

而且全世界包括黑種人裡麵也沒有一個人的技術環節能超過劉祥的,他們隻是依靠更強的身體素質和爆發力,才能和劉祥抗衡。

這就是孫海瓶最原始的核心觀點。

可現在……

在看到了今天的梅裡特後。

僅僅第一個欄。

孫海瓶就已經感覺到內心的震驚。

雖然他在二沙島這麼久,依然沒有否定自己這個核心觀念。可作為一個資深的教練,他還是能夠看得出來……

這個叫做梅裡特的人。

這個今年才突然異軍突起的家夥。

他現在的欄間技術。

出乎意料的好。

甚至在梅裡特又過了一個欄後。

孫海瓶已經把他的欄間技術,從接近劉祥,不得不修正為……

已經基本和劉祥平級。

甚至他心中還有一個聲音,還死活不願意承認。

那就是。

梅裡特現在的欄間技術。

已經不是基本和劉祥平級。

就是和劉祥一樣。

沒有基本。

已經相等。

大差不差。

劉祥在欄間技術這個環節。

已經。

沒有優勢可言。

ps:第一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