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4章 名額大戰!天平的偏向出現了嗎?(2 / 2)

的確是比他差了一籌。

這也是數據上體現出來的東西。

你可以說博爾特也能跑得更快,但是就在他們已有的數據上來看,的的確確是布雷克的純跑動更勝一籌。

那麼勞逸,這邊也差不多。

他那純跑動,現在就優於張培猛,這也是他的支持者,更加看好勞逸,更加希望勞逸拿到名額進入倫敦奧運會的原因。

純跑動固然很重要。

可是起跑反應本來也是個人實力的一環。

人就是從零開始加速啟動。

既然如此,那就是考驗起跑反映的一個競技項目。事實上你拿掉了起跑反應,那反倒是有些不真實。

不然百米比賽直接提前開始加速,隻計算跑動過程中100米的速度就好。

所以張培猛的反應優勢就是他實力的一環。張培猛自己也很清楚,湖凱一直讓他保持住這個優勢,這樣他才能和勞逸的對決中,有可能勝出。

而且你要說純跑動的話,兩個人的差距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張培猛也有純跑動贏過勞逸的時候。

所以這一槍兩個人其實要更加考驗戰術性的問題。

為什麼說誰拿到第二才是關鍵?

主要還是在體能恢複上。

就算是謝震業剛剛將軍梁佳宏,其實讓梁嘉鴻真正感覺到沮喪的,當然就是體能的儲備和恢複。

這一點好在兩個人,差距都不大,張培猛因為跑200米可能體能恢複上,本來要好一點。但是你也不能不考慮勞逸他的訓練質量和訓練刻苦程度,要勝過張培猛。

那麼很自然,這一塊兩個人可能相互之間就抵消了不少,沒有那麼大的差距。

既然這個方麵沒有差距,那就要看誰在半決賽積累的體能更好。

這樣也許對於決賽圈的發揮就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他們兩個人相互之間的對決已經是好幾年了。

團隊之間的相互研究,兩個人的相互剖析,都已經做到了很高的程度。

知道兩人的實力差距就在毫厘之間。

因此很有可能戰術選擇的問題就會讓他們這一槍,決賽的時候出現天平的傾斜。

“培猛,你要記得在保持大Q的情況下,儘量去拿到第2名,不要在第1名的位置上消耗太多體能。”

這是湖凱告訴張培猛的。

勞逸這邊,團隊告訴他的做法,賽前的戰術設計大同小異。

兩個人都為了這一次的選拔賽,把各種細節儘量都計算了進去,最後發現戰術可能就是這一次天平的砝碼影響器。

兩個人不約而同,都選擇了目標第二。

儘可能節省體能。

所以,有趣的一幕出現了。

加速跑,張培猛速度起來之後,很快就開始控製節奏,甚至這一槍,他會把更多的體能分配在後程上。

這樣也是為了儘可能拿到第二。

即便是文勇毅他突然想要衝上來偷一個名額,那也因為前麵保存了足夠的體能,後程有足夠的精力去壓製住對手。

勞逸這邊就更彆說了,他本來就是後程發力的選手,那麼他隻需要在後程合理的分配體能,控製速度即可。

這一槍跑的……

反中間的文勇毅就感覺很奇怪。

明明自己的實力比這倆人要差很多。

他自己也明白,本來這錢也不抱什麼希望,最多就是爭取一下小q。

可跑著跑著他發現有些不對。

怎麼自己旁邊這兩個人就沒比自己快多少呢?甚至前麵因為是文勇毅的強勢區,他反而很快處於了領先的位置上。

“張培猛反應很快,但是……文勇毅很快追了上去,取得了領先?!”

楊劍顯然都沒有做好這個台詞準備。

不過文勇毅60米本身就強悍,也拿到過男子60米的室內世錦賽獎牌,這麼一想,好像也不是不可接受。

可到了途中跑……

文勇毅還是第一個的時候。

楊劍也有些嘴巴微微卡殼。

因為這和他想象的實在是有太多的不同。

甚至許州正,他在這裡都和張培猛勞逸這兩個人有來有回,沒有明顯的劣勢。

這?

什麼情況啊。

不僅僅楊健有這個疑問,文勇毅也有這個疑問,他還是第1次在領跑的時候,感覺這麼的不踏實。

“極速區!”

楊劍大喊,本以為這兩人應該開始加速衝上去,可並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

不管是張培猛還是勞逸……

這倆人竟然依舊不緊不慢,仿佛是不謀而合的達成了某種默契。

就是這樣跟著文勇毅身後一個身位左右。

誰也不肯提前上去。

跑到這裡,文勇毅或許不明,所以可作為對手的張培猛和勞逸自己……

他們已經想到了對方要乾什麼。

竟然是想要和自己做一樣的戰術?

那好啊。

就看看誰的戰術執行力更強,誰的戰場把控能力更強!

這一場比賽,普通觀眾看不出所以然。

但作為已經看出端倪的人來說。

就覺得這一場比賽格外“精彩”。

七十米。

文勇毅依舊還處於領先。

八十米。

文勇毅……依舊領先兩人。

估計文勇毅自己都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都衝到80米的位置上了,竟然還能領先張培猛和勞逸。

自己的後程什麼時候這麼強了?

當然不是他的後程突然進化。

隻是旁邊的張培猛和勞逸,都在相互之間較著勁,關注著中間文勇毅的速度和位置,都是處於一種看起來沒有超過,但是又很有把握,想超過就能超過的位置上。

“這下有意思了。”趙昊煥這個時候在蘇神的提醒下,也已經是緩過神,眼神看著這兩人充滿了興趣。

八十五米。

竟然還是前麵!

“文勇毅……他還在領跑?”

楊劍也有些不會了。

不知道這個劇情會怎麼發展。

這已經觸碰到了他解說經驗的空白區。

勞逸和張培猛這個時候其實精神上的消耗更甚於身體上。

這個速度對於他們來說都不算快。

可是怎麼精確把控速度,讓自己在最後的時間段超過去?

這才是這一槍的勝負所在。

甚至……

在兩個人都看出了對手使用同樣戰術的情況下,一路上較勁至此,即便是消耗兩人處於相等的情況……

可誰是勝利者。

甚至誰能夠把對手卡下去。

那可能對於他在決賽中的氣勢,就會更加有利。

氣勢這種東西,如果實力差距太大,那根本就是狐假虎威,毫無意義。但如果放在實力接近,甚至幾乎對等的選手身上……

那很有可能就是勝負的關鍵。

九十米了?!

文勇毅還在第一?!

這一下子連文勇毅自己都感覺,自己這個第一是種煎熬。

你們還是趕緊來個人,把自己超過去吧。

這太磨人了。

張培猛和勞逸都有些感覺到了精神緊繃。

已經90米了,怎麼做?

如果再不把速度提上去,很有可能就真的會被文勇毅拿走第一,那樣……

豈不是更好?

直接把另外一個競爭者擠到第3位?

簡直是皆大歡喜。

不過這裡有個變數。

那就是如果有一個人在最後突然發力壓過了文勇毅,那如果反應慢的那一個……

就直接被甩成了第三。

這兩種結果都是可以的。

隻要達成目標就行。

現在就看看這兩個人。

實際操作的能力,誰能夠在這一場臨場發揮壓過誰?

91米。

92米。

93米。

94米。

95米。

……

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提高了一些速度,但依然保持著控製力。

是想要在最後決勝負嗎?

趙昊煥盯著內心道。

他也被這個另類的精彩吸引進去。

96米97米98米。

兩人終於是追上文勇毅,這個時候,誰能夠更勝誰一頭?

是勞逸還是張培猛?

這已經變成了二沙島的工作人員和運動員,都想要知道的一件事。

“壓線!!!!!”

楊劍大吼。

這場比賽竟然變成了最後三個人,幾乎同時壓線,真是賽前沒有想到的事。

不過,短跑比賽總要分個高低勝負。

電子計時器,高速攝像機可不是吃素的。

勞逸和張培猛跑完後兩個人減速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同時看向了電子大屏幕。

到底是誰贏了?

是誰拿到了第二?

一扭頭。

第1個顯示出來的名字是……張培猛。

成績是10秒12。

勞逸第二。

成績是10秒13。

文勇毅成績是10秒14。

三個人最後都是0.01秒決出勝負。

竟然的半決賽出現了這樣一場特殊的比賽。

這些省隊的教練們都有一些瞪圓了眼睛。

很多人根本就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

明明張培猛和勞逸的實力可以輕鬆拿下前兩名啊。

看慢鏡頭。

勞逸最終沒有壓線。

而張培猛壓了一把線。

所以張培猛拿下了第一。

勞逸最後控製住自己的身體,拿下了第二。

因為在最後麵,他是後程選手。

有更多的餘力來控製身體速度。

“贏了。”

勞逸看到自己是第二後鬆了口氣。

張培猛這是頭也不回的,就走向了休息室。

文勇毅則是一臉苦哈哈。

你們兩個大佬打架。

波及到我乾什麼。

我真是煎熬了一整場啊。

……

“沒想到,還是大牛更勝一籌啊。”趙昊煥看完感歎道:“那這樣來看的話,張培猛在決賽可能心理上的優勢就要被削弱一些了。”

“嗯,是這樣。”蘇神點點頭。

不過他並不偏向誰。

誰能夠在正麵的比賽中用更加好的狀態以及發揮把控住對手。

那就值得這個優勢。

這就是田徑比賽。

誰的發揮更好。

誰就值得笑到最後。

做得更好的人。

值得擁有更多的尊重和掌聲。

除非……

決賽裡麵張培猛能夠逆轉對手。

不然。

很有可能這次倫敦。

他就隻能在替補席上。

給勞逸加油助威了。

ps:第二更!!!!!!!!

最終到底是誰晉級呢?兩個人還有沒有後續的招數呢?

大家可以猜猜看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