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你是我第一個看上的東方人!(加更到~)(1 / 2)

不知道為什麼。

弗朗西斯總是感覺自己的弟子,在這一場比賽,顯得有些“心不在焉”。

這對於平常的弗雷澤來說可是很罕見的事情。他最欣賞弗雷澤的地方就是弗雷澤十分的專注,對於比賽有種天然的熱情和渴望。

甚至他覺得,雖然弗雷澤的生理天賦可能不是最好,可能很難創造最好的Pb,但是這種選手在大賽裡麵取得好成績的概率可能不會比那種Pb更高的選手要差。

甚至可能更好。

也正是因為有弗雷澤,這才讓弗朗西斯在牙買加挽回了一絲顏麵。雖然08年最讓人震驚的選手那肯定是屬於米爾斯手上的黑色閃電,尤塞恩.博爾特。

但女子100米的金牌,卻是自己手上的弟子所獲取。她就是當時年紀才22歲的弗雷澤。

所以既然男子百米很難超過米爾斯,那麼弗朗西斯也隻能選擇暫避鋒芒,感覺如果自己能把女子100米給拿下,起碼在國內也還說得過去。

不至於被米爾斯按在地上摩擦。

畢竟……

米爾斯是很少收女弟子的。

這一點上。

弗朗西斯覺得自己的經驗。

不會比米爾斯要差。

甚至要更好。

所以他其實對於弗雷澤的比賽很是關注,去年的大邱也許因為狀態還沒有調整過來,因為禁藥風波,弗雷澤沒有取得特彆好的成績,可今年奧運會……

他對弗雷澤就充滿了期待。

既然是這樣的期待,那麼就肯定會有額外的關注,看到弗雷澤建在比賽之前有些走神,這讓弗朗西斯感覺到不是很滿意。

甚至比弗雷澤因為沒有發揮出來比賽的狀態,而輸掉比賽更讓他感覺到惱火。

專注力。

這是弗朗西斯在牙買加的mvp俱樂部一直強調的東西。弗雷澤又是他最鐘愛的女弟子,這樣在賽場上明顯走神,實在是讓他感覺到有些不悅。

這樣他到時候在國內,那怎麼教育那些更小一批的孩子?

到時候看他們,指著弗雷澤的視頻說,你看看連我們的一姐,都在比賽中,有不夠專注的時候,都有走神的時候,那何況是我們呢?

這也就影響大了。

弗朗西斯自然不太滿意。

不過,他不知道自己的麻煩還在後麵。

弗雷澤才知道了陳娟告訴她,女子選手確確實實可以掌握短跑的曲臂起跑後,一個無法被抹去的種子,就紮根在了弗雷澤的心中。

到時候有得弗朗西斯忙。

一個頭兩個大,都是輕的。

對比弗雷澤,傑特爾這邊就明顯想得開,已經完全打消了這種念頭。雖然剛開始他看到陳娟可以用這種起跑方式,也內心有些微微的悸動。

但是很可惜。

當她聽到人家竟然練了10年。

算算時間,自己是70後,如果再來10年,那都是什麼年紀了?奔五了?

練出來都沒有用了吧?

所以她完全打消了這個心思。

事實上他認為弗雷澤也應該打消,因為這個時候的弗雷澤已經是26歲,他也不認為,如果真是練個10年36歲的弗雷澤,還能有什麼作為。

你真以為自己的續航能力是發電機,不,是發電廠啊。

你莫說26歲到36歲,你就算是22歲,20歲,這個時候開始練都已經是遲了,都會錯過自己的職業生涯黃金時期。

所以她認為這個技術他們這一代人,是沒什麼機會了。也許下一代人會有,也許下一代重新開始訓練,就從娃娃抓起,但是他們這一代人……隻能和這種看起來讓人覺得極其眼饞的技術。

失之交臂。

不過傑特認為自己的職業生涯也已經是足夠了,她大器晚成,卻還能拿到w級彆的金牌,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多少人努力一輩子,連一塊獎牌都摸不到呢。

何況她已經擁有了大邱世錦賽的單項百米金牌,如果今年能再次衝金成功,那職業生涯傑特爾也已經沒有遺憾。

終歸她還是70後的年紀。

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自然無法像弗雷澤這樣偏執。

她知道自己僅剩的黃金時間,就是這幾年,要浪費時間再去做技術的改動,肯定是不可能。

“set。”

在現場又一次響起了電子口令,躁動的人群重新陷入了安靜。

不過比第一次,還是嘈雜了不少。

人心就是這樣。

越多越浮躁。

能夠做到這樣已經不錯。

這也是為什麼國際田聯,很想要做零搶跑的人,一個考慮因素。不然的話總是看運動員搶跑,觀眾的耐心也會被大幅度消耗。

看到最後,即便是出了精彩的成績。

那也已經是勁頭過了。

就和你吃飯餓過了勁似的。

這個時候再好吃的東西,也不如正好饑餓的時候來的香。

陳娟重新架起了曲臂,關於曲壁起跑,在實戰中的這些運用,讓她已經比最開始冬訓結束的時候,成熟了些。

不過還是很容易出現波動。

還是很容易出現不穩定。

比如剛剛200米,就明顯有些問題。

這也是新技術掌握的弊端,你需要很長的時間完全去消化。即便是基本上掌握,也都有很大的風險和不穩定性。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運動員即便是知道某些技術和某些理念更加先進,卻也很難下定決心做出割舍的一個要素。

到底運動員的黃金年齡沒有幾年,特彆是普通的運動員,他們真的沒有實踐也沒有勇氣花時間去這麼做。

這個世界上失敗才是大多數。

成功永遠是小部分。

這個道理放在田徑上同樣如此。

所以很多運動員即便是知道某些東西更好,也不敢貿然下決定,就是這個道理。

好在,種花家的這一批運動員,很早就接受了科學性的訓練基礎打得極其紮實,再加上國內該拿的成績早就已經刷遍了。經濟問題和後半輩子的問題都不足為慮。

在這種情況下。

才可以全心全意進行技術改革。

才可以全心的去拚那一些小部分的可能。

蘇神為什麼想要在全隊內都解決經濟上的後顧之憂,尤其是重點的隊員,就是想要他們在麵對技術難關的時候……

可以更加的勇敢。

更加的果斷。

更加的不需要前怕狼後怕虎。

這一點。

在陳娟的身上體現的很充分。

她的家庭條件以前明顯就不算好,隻是一個農村過來的湘省孩子,那個時候他做運動員,很有可能都是為了給自己找一條活路,讓自己為了擁有養家糊口的技能和身份。

退役以後方便找個地方直接做體育老師之類的。

那個時候你跟她說要做技術性的改動,甚至要有年好幾年為單位,她肯定不可能同意。至於10年左右……那更是扯淡,想都不用想。

可現在她因為早就已經解決了經濟上的問題,甚至憑借一己之力讓全家人過上了好日子,那麼她做事的時候,做事的動機就自然而然會更加的純粹。

很多人因為根本就沒有做過運動員,想當然的,隻是機械的填鴨給運動員一些東西和理念,就覺得運動員可以崛起,可以爆發,可以超越。

這完全是自己沒有做過運動員的外行人想法。事實上,絕大部分運動員就隻是把這個當成一份工作,就隻是想用這個給未來的自己掙一個養家糊口的機會。

你需要解決了這些問題,你才能讓他去追求更加高大上的東西。

蘇神自己是怎麼過來的,自然比誰都清楚應該怎麼走進,其餘運動員的內心解決,運動員最想解決,卻又在這個時代和國情下羞於啟齒的東西。

而且他解決的很是主動,很是巧妙,很是不留痕跡,真正做到了二沙島,每一個人的待遇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這也就讓二沙島的每一個一線運動員都很自然而然完全把短跑,當成了自己的夢想或者是理想。

而不僅僅隻是一份工作了。

這裡的區彆。

相當的大。

相當的有學問。

如果你當過運動員。

你肯定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也肯定能更加明白蘇神為什麼要這麼做的真諦。

嘭——————————

比賽開始了。

陳娟這裡曲臂起跑,按道理來說,隻要取比起跑成功,就能獲取不俗的啟動優勢。在這麼多場今年的比賽中,不管是100米還是200米都是如此,還從來沒有過例外。

直到這一場。

明明曲臂啟動已經完成,衝出去的那一瞬間,陳娟還是在自己的視線範圍內,看到了一個身影就在自己的右邊。

跟上了?

就連陳娟自己都有些沒想到,因為曲臂起跑對於女子運動員的提高實在是太大,隻要你能做得出來能夠成熟的運用,帶來的啟動優勢是普通的女性運動員所不能比擬的。

之前不管是傑特爾,還是費利克斯,或者是其餘的什麼,在這一塊都會被自己的曲臂啟動壓住。

直到這一槍……

旁邊的第6道,竟然有人和她並駕齊驅,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