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亞洲人什麼時候前後都能穩住了???(2 / 2)

反正這種比賽隻要不是依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賽道,那大概率就會被安排在邊上。

想一想這種情況,以前蘇神他們也都經曆過。

那就沒什麼。

蘇總他們可以撐過去。

那我也可以。

這就是18歲少年人的想法。

簡單又直接。

熱辣又滾燙。

“set。”

電子口令響徹了整個紐約伊坎體育場。

“希望我國選手謝正業和周兵可以穩定發揮,打好回國參加選拔賽的最後一槍。”楊劍說完,“嘭”的一聲,電子槍聲響起。

運動員都從賽道上疾馳而出。

表現最出色的依然是謝正業。

他和陳娟很類似。

這一點在尤金,已經是體現了出來,不管你怎麼想,都十分的明顯。種花家的運動員,除非碰到幾個特定的人,不然都能從啟動環節占據到優勢。

尤其200米更加明顯。

即便是沒有蘇神,即便是蘇神今年的注意力都在100米上,沒有精力分心。謝正業,也依然是穩當的接過了這個接力棒。

給國內田徑迷在200米上依然有看點可以觀賞。

“謝正業啟動不錯,這個速度很棒,衝起來很快,他已經領先了其餘人!”

“彎道加速,對比去年加速感更加強烈!”

“我有預感謝正業今年將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楊劍他的嘴巴其實算是開過光的,很多比賽之前,你不管他是嘴瓢還是真的出現了失誤,但翻過來再去看你會發現“失誤的”正正好。

比如最近的就是一周前在尤金的那一場,他就是在解說劉翔比賽的時候,嘴巴出現了一次嘴瓢,說劉翔最好的成績今年有12秒8。

沒想到這一下正好一語成讖。

在其後的13秒內,劉翔真是跑出了12秒85的超風速成績。要不是因為這個成績超過了合法風速,沒有被國際田聯收錄成為合法的紀錄,估計這一次“嘴瓢”,可能知名度還會更高。10秒05的百米速度,對比去年提升了接近三個檔,這就是現在謝正業強勢啟動的根源。

你想想看,200米選手,除了100米選手兼項,有幾個能把百米跑出這個速度來?就算是你能跑出這樣的速度,因為200米跑法,現在整體的局限性思維,你要用美式的分配體能跑法,你的前麵就不可能超越他。

你彆說你百米能不能跑出10秒05,就算是你能跑出來,甚至你能破10,乃至跑到9秒90,你隻要跑法沒有改變。

那你依然在這裡戰勝不了他。

這就是蘇神給謝正業安排雙管齊下的爆發點,今年2012,成年的謝正業就是要帶給大家新的一次驚喜。

這樣才能對得起蘇神在這一世從13歲就把謝正業帶在身邊,挖過來各種培養。

再說現在很多百米,運動員根本就沒有認真練過200米。比如之前馬蒂納,比如理查德森,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都是因為一些頂尖運動員兼向100米和200米,才讓很多人認為100米的高手就必然200米也很強,其實這種是……完全錯誤的認識。

100米和200米,如果你細分的話有很大的不同,雖然不至於像是類似於400米那種質變。但也絕對是兩個要求供能係統完全不同的主導項目。

眼下跑起來。

什麼馬蒂納,什麼尼克爾.阿什米德,什麼傑蘇瑪·賽義迪·杜爾……

通通都被謝正業壓在了後麵。

在尤金的場麵。

再次重演。

一個黃種人,正在200米的跑道上領跑。

關鍵……

他還不是蘇神。

這就讓很多現場的田徑迷感覺到費姐驚愕,甚至是不可思議。

40米,50米,60米……

謝正業進入極速區。

彎道途中跑,他也把自己的速度徹底打開,這個時候他真是越來越感覺得到……

蘇神的這種跑法,真是讓運動員感覺到心情愉悅,之前那種壓節奏的跑法,前麵各種計算,中間各種調整,實在是讓人頭疼。

尤其是對於年輕運動員來說。

在比賽中一旦出現緊張或者出現失誤,那麼就很難再調整過來。

謝正業他可不想。

之前的各種跑起來的忐忑,再換成了新跑法,再熟悉的新跑法,再漸漸掌握了這種新跑法後……

真是。

讓他毛孔都要打開。

就是這樣,對於身體的負荷會比較大。

對於腳踝對於身體各個關節的剛性要求比較高。

而且對於運動員的核心要求極高。

而核心這個東西,你以為是很現在提出來的嗎?其實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由米國和歐洲的一些科學家開始提出概念,開始研究。

這也是為什麼在上個世紀根本就不流行這種跑法的原因。

因為流行不起來。

你的力量,身體屬性,尤其是核心硬件完全不達標,用這種跑法首先跑不出,成績不說,還很容易受傷。

那自然就會被認定為野雞跑法。

一直在現代運動水平運動理念運動科技漸漸越來越高後才重新開始被一些教練員發掘和運用。米爾斯就是原本世界上第1個嘗試的名帥。

不過現在這個時間線上。

種花家才是這樣使用者的最早者。

也用這樣的方式培養了一批的運動員。

“這小子怎麼跑得這麼快?”

“為什麼他前麵會不要命的衝東方人的體能耐力能有這麼好嗎?前麵就這麼跑,後麵還能撐得下去嗎?”

“簡直是在開玩笑,他以為他是博爾特嗎?”

這些話還都不是那些普通的田徑觀眾喊出來的,事實上,這是米國田徑隊裡麵一些專業人士喊出來的話。

因為他們本質上就根本不認為像博爾特那樣的跑法能夠推廣到所有人身上。適合所有人的跑法,他們依然還是堅信阿美莉卡的分配式跑法,阿甘式跑法才是適合所有人的最完美200米技術。

當然後麵他們自己會打自己嘴巴。

不過那也是臉被徹底打腫之後。

不是現在。

馬克思告訴我們,一個新事物想要代替舊事物,那這個過程肯定不會一帆風順。所以他們必然會掙紮反抗質疑一段時間才能接受。

“彎道進直道!”

“謝正業……還是第1個!!!”

“難道他又要拿下第一嗎?!”

楊劍說到這裡也有些興奮了起來,在他自己可能都沒有感覺到的時間點上,即便是沒有蘇神的比賽,200米隻要有謝正業……

好像依然能夠調動得起他的情緒和激情。

想法當然是美好的,彆的對手也不是紙片人,阿什米德這個牙買加的90後選手開始發力,到底他已經突破了多次20秒。

硬實力還是在線。

就是可惜他沒有跟著米爾斯訓練。

跑的200米方式還是傳統式。

不然的話,他的成績應該還能再快不少。

除了他,還有一個人意想不到,那就是馬蒂納……突然速度加了起來。

還是周兵第一個感覺到。

馬蒂納他已經前前後後比過,不知道多少次,自以為很清楚,這一個家夥的200米實力和跑動方式,但是讓人沒想到的是……

今年馬蒂納好像是知道在這個時代100米就算是打開了十秒也很難有所建樹,這不是08年前了,那些時代的奧運會,你打開了10秒,就有競爭獎牌的機會。

現在嘛。

每個人都看到了。

四巨頭在這個時代,把10秒以內的成績拉的太高,導致其餘的短跑選手在麵對這些成績的時候,都是一臉的苦澀,一臉的發麻。

10秒以內的成績都這麼難,結果你們都跑到了9秒6+。關鍵是打開了9.70這樣的恐怖成績,居然還有可能拿不到獎牌?

那這個就太恐怖了點。

馬蒂納乾脆選擇今年把重心都放在200米上,在適應了一段時間後,還真被他給找到了一些感覺。

謝正業,馬蒂納,阿什米德,三個人漸漸處於第一集團,就連周兵,都開始被他們三個拉開,慢慢掉隊。

“牙買加的阿什米德還有馬蒂納,趕了上來!謝正業的優勢正在消失!”

“進入最後50米的對決!”

“謝正業能不能頂住?!”

在楊劍的激情解說下,三個人的身位差距越來越近,越來越近,越來越近。

謝正業前麵跑得這麼快,後麵都沒有怎麼掉多少速度,這讓現場很多歐米田徑有些不敢信。畢竟這種跑法很不合常理,其次就是以前雖然也有蘇神這麼跑,可蘇神後麵掉速很嚴重,這樣也就讓人平衡不少。

可謝正業這個……卻前後體能的感覺,沒有掉多少?!

這稍微有些田徑觀賞經驗的老鳥,都看出了點端倪來。

亞洲人……

啥時候,前麵衝的這麼快,後麵還能頂住的?蘇神末續慎吾他們兩個都不能做到吧?

都有明顯的前後差吧。

他……

怎麼辦到的?

以前謝正業因為實力不夠,沒有國際賽場競爭力,成績都是非成年賽場打下來,就沒有當成一回事。畢竟年輕時候出成績,成年後成績提升出現問題的事情太多了,沒有成年賽場的競爭力,都不會引起重視。

那謝正業今年成年後連續的爆發,連續麵對國際名將取得好成績就開始引人注目了。

“亞洲人不是200米前後無法都負荷的嗎?怎麼他……”

一個米國年輕教練看著謝正業後程依然保持著不錯的速度,忍不住開口道。

但是這個問題,沒有一個老資格的教練告訴他。

因為……

亞洲人跑這樣的200米模式。

他們自己。

也是頭一回見啊。

ps:第二更!!!

小謝今年也要慢慢崛起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