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3章 蘇神參賽?全亞洲都來了!(1 / 2)

臨安。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市境西部屬浙西丘陵區,東部屬浙北平原,水網密布,物產豐富。

這裡是首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以“東南名郡”著稱於世,跨湖橋遺址的發掘顯示8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曙光”。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曆史,五代吳越國和南宋王朝兩代建都。

這裡也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未來也會成為超大型城市。

這個地方自古以來都是人傑地靈,不管是修身養性,還是養人養物,都是很好的地塊。

不過這裡舉行的大型的運動比賽,近些年來並不算多。

這次選定在這裡,也是國家和體育局想要推廣和發展臨安這個號稱“人間天堂”的城市。

這次比賽共有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人參加,共計產生26個項目的金牌。

蘇神記得東道主種花家田徑隊最終獲得14金9銀10銅的優異成績,其中女子表現亮眼,女子撐杆跳選手李零和和女子跳遠選手陸敏家奪得兩枚金牌,其中,李零更是以4米50的成績打破了女子撐杆跳亞洲室內紀錄。

這種比賽如果沒有和之前的亞洲室內運動會合並在一起,單獨拎出來規模就要比前麵小的多。一般來說,這種比賽是很難見到很多有名的選手過來參加。

第一是曝光和獎金太少,實質性的獎勵就很能引起高水平運動員的關注。

第二是從運動員的實際狀態來考量,參加這樣低質量的比賽,除了會增加累積自己的疲勞度之外,效果也不會太好,不能和高水平運動員同台競技,那還不如在國內好好磨練一下,然後去歐洲賽場尋找對手。

第三是之前的主辦方,也都是一些敷衍了事,甚至鬨出過一係列啼笑皆非的新聞。

綜合起來就很多運動員都不願意去“委身”來參加這個亞洲級彆的室內田徑賽事。

這次回到了國內,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

對比其餘亞洲小國的場館和設備條件,已經在國內舉辦了奧運會,亞運會等多次大型賽事的種花家,舉辦這樣類型的比賽,已經是駕輕就熟。

甚至連場館都是現成的。

根本就不需要去修。

這樣連續的節省成本,也讓臨安一口氣拿下了連續兩屆的亞洲室內錦標賽舉辦方的名額。

等於也能把成本進一步壓低。

國內因為有人口優勢,所以你可以看到相比國外舉行各種體育盛會後,體育館和設備都開始慢慢荒廢,最終修葺成本都會居高不下,甚至直接棄用。

這方麵國內明顯就要好很多,基本上所有比賽的場館都會保留利用起來,甚至開放給普通民眾日常使用。

本來拿到了這一次的舉辦權,臨安這邊應該感覺到高興,但他們這邊應該隻是單純想要拿下舉辦權,並沒有搞清楚亞洲田徑室內錦標賽和亞洲室內運動會的區彆。

導致這個比賽的關注度是很低的。

低到什麼程度呢?

賽前基本上門票都賣不出去,能賣出一半都算是不錯。

這就給主辦方,本來想要攬戰績的那一些工作人員和領導乾部,一個個急的差點都要像是螞蟻在油鍋裡跳舞。

畢竟,這玩意做的好,那就是實打實的政績。

可是有一句話,即便是在官場,那也是通用的,這句話就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本來主辦方這邊是想撈個好處,做點政績出來,得到上麵的誇獎,也許就能夠往上升一升,抬一抬。

這樣下去,那彆說是升一升抬一抬的問題。

能不往下降一降,混個平調都是不錯。

這都是亞洲級的比賽。

怎麼羊城馬祖那邊就混得這麼好呢?

這到底有什馬子區彆嗎?

外行指揮內行的情況,這個時代屢見不鮮,做事之前其實都沒有做好充分的調研準備,反正先一杆子撈到懷裡再說其他的。

就在大家都有些臊眉耷眼,乾啥都有一副提不起精神來的模樣,突然間就收到了消息……

將有一個重量級的田徑明星會過來參加這一次在臨安舉行的亞洲室內錦標賽。

“明星?多大的明星啊?就眼下這個情況,來個普通的田徑,明星根本就沒有用。”一個主辦方的官員聽到了這個消息後,也並沒有預想中的激動,反倒是依然愁容滿麵:“你現在就算是請來張子怡,範餅餅之類撐場麵,那也隻能吸引一些媒體記者過來拍照而已,對於田徑比賽為我們能取得的政績,毫無幫助。”

“這個情況啊……我看除非是三巨頭過來才有希望。”

這個工作人員嘴裡所說的三巨頭,不是彆人,在國內現在就是指的常年霸占種花家名人權力榜的前3,姚劉蘇。

如果把他們三個人請過來了。

那就算是再小的比賽都能盤活。

這些年這三個人,這三個名字,就具備這樣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但是,這是田徑比賽。

又不是籃球比賽,也不是運動會。

姚銘是絕對不可能來的。

那麼能來的就隻剩下劉祥和蘇神,他們兩個人比較“專業對口”。

可這兩個人現在的咖位,亞運會級彆不在國內舉行,他們都不一定會去參加了。

何況是一個區區的室內比賽?

他們能看得上眼的,除了歐洲級彆的拉練之外,也就隻剩下了3月中旬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國際田聯室內世錦賽。

他們這些小寺小廟,可請不來這些大佛。

所以你就算是請來了一些國內的普通名將,其實也翻不起多少的風浪。

雖然現在的人大部分還不太明白“流量”這個詞到底意味著什麼,但沒有這個形容詞,不代表大家心中對這個概念沒有一個籠統的感覺。

這個舉辦方的官員,他現在嘴裡說的就是這個,換在十年後的話來說就是……

除了這三。

其餘人都沒有流量啊。

不能自帶流量的話。

那就拯救不了一場這樣的比賽啊。

“領導,要不怎麼說您料事如神呢。”這個工作人員明顯是下屬級彆的成員,即便是聽到前者這麼說了,也還是能夠把話給順上去,一邊倒茶一邊陪著笑臉笑嘻嘻道:“您說的還真沒錯。”

“這三人裡麵還真有一個人要過來參加比賽了。”

“嗯?什麼?”這個舉辦方的小官員聽後表情一頓,然後立刻看著他,重複問道:“你再說一遍,誰要來?”

“蘇神,是三巨頭裡麵的蘇神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