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8章 這,這是怎麼做到的?(1 / 2)

嘭———————————————

槍聲很快就貫透了整個大蘋果體育場。

即便是雷雨天,也還是在現代設備的支持下,讓槍聲一清二楚。

啟動最快的是白人也能飛的勒梅特裡,他這一槍反應到了0.130s,但是就他自己來說,不是前程加速的強項,這裡再快,那也就是這麼快。而且勒梅特裡的前程啟動其實是力量不夠,爆發不足,也許在白人裡麵還是挺好,但是放在世界級,全人種混戰……就明顯顯得落於下風。

即便是這麼快的啟動速度,也還是沒有幾步就被追上,壓到了後麵。

反倒是迪克斯衝了上來。

他雖然是個強壯的體型,但200米卻是前麵極快,這一點到底是他的身材不相符合。

不過他也是阿美麗卡裡麵,少數開始嘗試前程極速衝刺的類型,後麵米國隊漸漸放棄了原本的均衡分配,也是從這幾個人的嘗試成功開始的。

今年就是迪克斯開始真正嘗試的第一年,他也算是給米國這邊,打了一個樣。

告訴全米國,其實這個,我們也能用。

我們也行。

不是非要用傳統的“分配跑法”那種老一套才算是阿美麗卡。

不過算算時間,迪克斯真正下定決心這麼做,那還是今年的後半個賽季了,有傳言正是因為他大邱跑得一塌糊塗,然後一怒之下擺爛,開始用這種跑法……結果飆出了生涯最好的成績來。

但這樣的跑法……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

傷病。

容易增加傷病的觸發。

因為後程就是需要硬頂的,肌肉的壓力和僵化,都會比“米式分配”跑法更大。

要是對於身體的肌肉照顧不到位,放鬆治療不夠及時不夠先進,可能一下子就傷了,就廢了。

任何東西,都有好有壞。

沒有完全是利好沒有缺點的選項。

隻是隨著運動科學運動科技運動醫療水平越來越高,自然會越來越多人可以承受住這種跑法的機體損耗,而不是單純就依靠天賦硬吃而已。為什麼明明是200米的牙買加跑法,卻未來牙買加自己後繼無人,反倒是在阿美麗卡給學了一個底朝天?

那就是因為,阿美麗卡的科技樹和科技水平,明顯要高於牙買加。

而牙買加又沒有博爾特鮑威爾布雷克這樣的天才橫空出世。

自然而然,就反倒是陷入了沉淪中。

所以,運動科技和運動科學,才是保持一個國家沒有超級天才的時候,不至於跌入穀底,還可以保持一個基本盤的基本底氣。否則,就真的隻能等待天才出生,天降猛人了。

不過吧。

很可惜的就是。

這是大逆風+下雨天,迪克斯這麼快,這麼重的身體,想要貪快,根本不合適。

衝進去切線入彎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不適應。

身體越大,衝入的慣性越大,切入的難度控製也就越大。

雨天不是晴天,視線和鬆軟的場地,都會讓入彎的難度成倍增加,再加上這一個大逆風,迪克斯頓時感覺自己的切線……就出現了問題。

這和女子的傑特爾有點類似,隻是迪克斯更大隻,更加容易不穩定。

而且迪克斯顯然是還沒有找到200米的感覺,本賽季他跑了幾場200米了,全都是20秒開外,彆說給個小順風,給個滿風,甚至是三米大風,他都開不來20秒。這個賽季看得出來,備賽的重點還是100米,可要是時光可以倒流,那他肯定會很後悔……

因為這個賽季他的200米最後泄憤一般的擺爛衝刺,卻反倒是跑到了19.50+的極強成績上。

這個成績在這個年代,起碼可以衝擊一枚獎牌。

如果專攻的話,今年肯定還會更好。

但這個,隻要不開天眼,你就沒有辦法預測,隻能是遺憾。

除了迪克斯,布雷克也有點類似,他也是雨中+大逆風作戰經驗不足,這一槍不是衝得太慢,反倒是衝得太快了。外加自己再次增加的體重,讓他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輕易調整自己的身體重心,十分不容易,晴天的一點點錯誤,現在可以好幾倍放大。

布雷克也是有點求勝心切,這導致他跑得太著急,雨天這樣,反倒是有了些反作用。

反倒是啟動比較慢的斯皮爾蒙和勒梅特裡,入彎比較順暢,因為他們兩個人前麵的速度都不算特彆快,反而讓他們在大逆風的雨天,更好發揮自己的實力。

周兵也差不多,反正前麵本來就不會特彆快,這樣一來,反倒是讓對手的優勢被抵消了不少。

這裡,謝正業就比較聰明了。

也體現了他的“悟性”之高。

他居然在這裡,沒有和賽季其餘200米一樣,快速衝刺,高速奔襲入彎。

反倒是啟動稍微慢了些,調整好了身體,再衝了進去。

雖然還是前麵就把速度釋放出來,可是加速的過程卻相對緩慢了許多,更加的平穩和通順。

似乎之前蘇神在評價陳娟這一槍的東西,都被他聽了進去。

賽道濕滑,雨水多,再加上強烈的逆風,很容易讓人在靜止的時候突然,產生速度上的偏差感。

然後……

切線立刻就準確率上升了不少,入彎啟動銜接彎道加速,也更加無痕。

這讓謝正業這一槍,反倒是所有人裡麵,跑得比較好的啟動加速。

兼具了又比較快又比較穩的兩點。

那,難道下雨天,就不能做到完美的急速切線入彎了嗎?

答案是……

否定的。

蘇神和博爾特,這兩個人,就明顯不是屬於這一類。

都是強大的啟動後,暴力推入彎道,根本不受什麼影響。

至於蓋伊,跑法也沒有改革,他其實還是傳統的米國跑法,加上200米沒有專門大量訓練,不然他的出成績,肯定還可以更上一層樓。你看看為什麼未來那麼多人都可以在200米上出成績了,他們的百米,都可要比蓋伊他們差得多。

就是訓練模式訓練模型更加進步,更加貼合200米的比賽。

其次針對200米的專門技術動作,也越來越優秀,自然可以讓十來年後的200米成績,迎來一個小的集體爆發高峰。

可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比這個時代不會這些技術和訓練方法的人,200米又更高的潛力。

隻是一個更多的兌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