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章 新的一年自然是……繼續突破!(1 / 2)

《蘇神製造!亞洲第一個年終田徑最佳運動員誕生!》

《黃色人種的崛起!即便是短跑領域,我們也能行!》

《奇跡誕生!亞洲人身體不行?不要再被騙了!蘇神說了,我們很行!》

……

在巨大的獎項麵前,其實蘇神自己已經是早就安安靜靜回到了二沙島。

2010年之前的最後時間,他要把自己冬訓計劃和規劃和團隊們討論清楚。

到了他這個程度,每一次冬訓,其實都是巨大的工程。

方向、技術、體能、身體素質,是維持還是繼續冒險突破,是精益求精,還是放棄現有的東西,做出最優化平衡。這些都是要在冬訓之前考慮清楚的事情,不然到時候一邊做一邊想,在他這個級彆的運動員身上,是肯定不適用了。

因此在外麵都在為蘇神的成績,各種all。

可是他們自己,其實已經是重新投入到了緊張的冬訓前置會議中。

都已經到了這個水平上,硬實力9.73s,PB也破了一次9.70s,到底還要不要繼續?

這是非常需要謹慎抉擇的問題。

怎麼選擇,去年就已經是有了爭議,今年蘇神再次頂住壓力突破,讓人驚喜的同時,很多人也更加趨於「維穩」和「保持」。不要覺得,他們就是不負責任,這是站在上帝視角來看,事實上多少運動員,就是因為無節製的突破,而讓自己突然就傷了,然後再也回不到自己本該擁有的水平線上。

而且你根據金字塔的運動表現理論,坐在這裡的人都明白,越往塔尖走,需要付出的東西也就越多。

最關鍵是風險也是巨大的。

等於說,原本這個水平,可以多維持幾年,然後再平穩下滑,可是你要是「突破受傷」「技改失敗」,那麼彆說維持幾年,彆說平穩下滑,可能一下子你的成績,下個賽季就會斷崖式下滑。

這種例子,在田徑界不是沒有過。

成功的才會被歌頌和宣傳。

事實上大家都明白,任何行業,突破失敗,才是大多數。

不然也不值得媒體這麼大肆渲染,大書特書了。

去年能突破,蘇神耗費了多大的精力,每個人都看在眼裡,技術的摳細節,簡直是優化到了一個新極限,一般人這麼玩,早就自己崩潰了。可是蘇神還是頂了下來,並且完成了技術改動,徹底突破成功。

可這麼做能一次,難道還能有第二次嗎?

穩住的話,起碼還有好些年的維持,世界頂尖,世界一流,然後起碼還可以保持亞洲頂尖。

作為超級運動員的團隊,整個職業生涯,本來也是需要為運動員進行考慮的。

所以,這一次的爭議,甚至直接變成了接近於爭吵。

蘭迪他們自然還是希望蘇神再接再厲,繼續嘗試突破,突破黃種人的極限,甚至更加一步接近尤塞恩.博爾特。這對於他們來說肯定是重要的,而且你要知道,多少年才有個這樣的運動員,要是放著不用,選擇保守,就是在是太可惜了點。

而作為本土的團隊成員,他們自然要為了蘇神的整個職業生涯考慮。

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

都是為了蘇神好。

就是大家的立場,出現了偏差。

在蘇神進來之前,裡麵已經幾乎要氣氛繃不住了,兩邊很顯然都不想要退讓。

「蘇總。(蘇)」

「你來了!?」

看到正主入場,大家才算是稍微安靜了下來,到底最後能夠拍板的,還是隻有蘇神自己。

他的運動員地位和學術地位,

都可以讓他穩穩掌握著這個全力。

而不是讓彆人來決定自己的走向。

這一通爭辯,餘位力都差點壓不住,看到蘇神來了,真是宛如如獲大赦,立刻朝著蘇神開口問道:「小添,這裡對於你的冬訓發展,有不同意見,兩邊都有道理,你看……」

現場也在開會的劉祥,正好坐在這裡。

畢竟現在二沙島,他們兩個人是絕對的明星。

一起討論,再正常不過。

到底整個複合型團隊的班子,還是蘇神親手搭建的,核心的幾個人,就是那麼些。

他其實也對於蘇神的選擇,頗有些好奇。

劉祥到底不是蘇神這樣的科研型運動員,對於自己的方向把握,需要聽專家和教練的意見。

但是蘇神不同,他也想要看看,真正可以自己掌握自己方向的運動員,會怎麼選。

「大家的意見,其實我都了解了。」蘇神笑著說道:「我知道你們每個人都是為了我的未來發展好,可是關於這件事情,其實我來之前就已經是有了自己的答桉。」

麵對著全場幾十個人,直勾勾地盯著,蘇神澹然說出了自己的決定:

「我還年輕,明年也才22歲,這個時候不突破什麼時候突破呢?」

「我可不想要自己老了以後,即便是想要拚一把,都拚不了。」

「徒自後悔。」

「好!蘇,我就知道你會這麼選擇!」蘭迪看到蘇神說出了自己的答桉,立刻拍手叫好。

很顯然,他就是希望蘇神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繼續在短跑的賽道上,勇攀高峰。

可很顯然對麵的一撥人,就不太樂意了。

蘇大偉和蘇承誌等人,立刻帶頭道:「蘇總,你要不要再考慮一下,再突破難度也很大了,如果不成功,可能未來維持都會很困難。我們國家,也需要你這樣的人在未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將其帶領啊。」

「是的,蘇總,我們到底是黃種人,我們目前還沒有二十五六歲之後,還能繼續突破,再次刷新自己極限的例子……」

他們說的其實沒有問題,出發點也是好的,可是蘇神聽到這裡,立刻打斷了他們的話,開口就道:「我知道黃種人之前沒有幾個人能在二十五六歲之後還能繼續創造極限,維持巔峰,但是……如果沒有人去做,是不是每個人都以為我們的運動生涯,到了二十五六歲即便上就要考慮退居二線甚至是退役的事情?」

「祥哥也都超過這個年紀了,但是他還在跑,為什麼我們不能同樣給後麵帶個路?開個頭?」

「蘇總,祥哥到底是跨欄,你是100米的比拚,需要的天賦條件還是有區彆的。」

蘇神看到幾個團隊成員這麼說,很顯然,即便是他們,也都不少人這麼想。

100米比110米欄更加吃天賦和身體,所以對於我們種花家的人來說,更加的不占便宜。

但蘇神自己清楚,自己上一世都可以33歲還能勇攀高峰,還可以在東京奧運會和全運會刷新自己的賽會紀錄,自然亞洲人二十五六歲就不行了的話,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亞洲運動員,即便是短跑運動員,也一定可以擁有更長的職業生涯。

甚至比很多黑人都要好,都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