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8章 十一運會來襲(1 / 2)

在南方即便是過了九月份,依然炎熱,「秋老虎」不是蓋的。

雖然世錦賽結束了,但是你可以看到國內的訓練基地裡麵,基本上就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甚至還比之前更加的熱火朝天。

這是因為,種花家的全國運動員,即將召開。

去年在蘇省的十運會,更是**迭起,一共出現了15人21次超6項世界紀錄,7人7次平6項世界紀錄,5人6次創5項亞洲紀錄,14人20次超5項亞洲紀錄,1對19人25次創19項全國紀錄。

東道主蘇省隊以五十六枚金牌強勢奪冠,粵省排在第二。

蘇神也是上一屆第一次參加全運會,他拿到了一枚銅牌,當時也是全運會曆史上短跑項目最年輕的男子獎牌獲得者。他和趙昊煥、湖凱的激烈廝殺,上一屆全運會裡麵無數人的精彩回憶。

一晃,就是四五年過去了。

蘇神也成未成年人選手變成了20歲的青年人。

無論競技水平和競技成績,都是比起2005年有了巨大的提升。

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成「無名小卒」變成了「國名偶像」。

不過也是從去年開始,有人提出了我們「國內練兵,一致對外」口號的問題,當年一個老教練的采訪,也是曆曆在目——全運會實際呈現的態勢,一度與「國內練兵「恰恰相反,近幾屆又出現了一些不需要真刀真槍的消極比賽,直到本屆升級為大量出現的放棄比賽。一位國家隊老教練說:「現在連「練兵「都成為奢求了。「

是的,就是「練兵」都成了奢求,很多比賽都有問題,要不然就是為了國內放棄國外,把國內練兵當成了「國外練兵,國內拚命」的奇葩情況。

除此之外,還有比如全運會藝術體***賽中,新華社記者朱旭懂曾偶然聽到兩個隊隊醫的對話,說是金牌早就「內定「給了某某,比賽結果果然被他們言中。隨後,就發生了國家藝術體操一號人物鐘零指責比賽不公進而退出國家隊的新聞。

除了這個「內定」,還有「假賽」風波,比如十運會最轟動性的比賽,來自柔道賽場的涉嫌「假摔「事件,先是魏向均僅用1秒就輕鬆戰勝一名山東選手。是的,就是一秒鐘,你沒看錯。「雙計分製「弊端儘現。稍後又發生了著名的「孫福鳴事件「,伴隨奧運冠軍的龐大身軀一起轟然倒下的,還有公眾對於全運會比賽的信任。

類似現象的集中出現,正加劇全運會久已有之的公信力危機。10月12日全運會開幕當天,在X浪網關於全運會看點的網民調查中,選擇「賽場不正常現象「和「無聊比賽不關心「的占到38%,到了10月18日,比例上升到43%,而在TOM網上,這一數字更是高達56%。

十運會期間,新華社每天的比賽綜述幾乎都要用大量篇幅點評賽場不正常現象。10月15日,新華社更是播發了記者聯合署名的評論--《全運會身患疑難雜症》。

即便是放在舉國體育體製和奧運爭光計劃的使命下去考量,全運會顯然也在逐漸背離它的初始目標。因急功近利而帶來的老將臨時複出、「內定「比賽結果、青少年訓練成人化等現象,都對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構成了直接的損害。

當然這種事情,最離譜的還是2001年的九運會,名不見經傳的15歲遊泳選手張量連奪3項冠軍,其中兩項還是當年世界最好成績,石破天驚式的爆發使她當選為「九運之星「,然而這位小將隨後在國內賽場幾乎銷聲匿跡,成為全運曆史上最著名、最蹊蹺的「流星「。九運會結束不久,國家遊泳隊曾征召浙江的幾位遊泳選手參加世界短池遊泳錦標賽,浙江方麵當即質疑:為什麼不派全運會上某些奪金牌、破紀錄的選手代表國家隊?

上地方利益的爭奪很多時候直接威脅到了國家體育的利益。在全運會之前的世界田徑錦標賽上,很多隊員為了保證全運會的狀態而出工不出力。國家田管中心主任豐樹勇將其痛斥為「為省爭光淩駕於為國爭光「。

為了避免各地方的短期行為,全運會從第七屆開始由奧運前一年舉辦改到奧運次年,奧運獎牌也計入全運會,而且後來「加碼「到奧運一牌抵全運兩牌。這些舉措為體育總局的奧運爭光計劃提供了更多保證,但卻無法解決全運體製自身的積重難返的問題。

而另一個更深層的、易被忽略的問題是,體育總局並不是下一級體育機構的行政領導機關,各地方的體育官員事實上隻對當地政府負責,其業績考核與升遷也由當地委員班子、政府決定。換言之,要調動地方辦競技體育的積極性,全運會是目前體育總局能夠拿出的惟一有效的利益驅動機製。

這就是之前全運會的一些陰暗麵。

那段時間是我們的田徑最黑暗的時刻,跟不上時代,又走不出去,自然是隻能自娛自樂。

各種花招,簡直是百花齊放。

甚至全運會這項賽事,都差點保不住,早在1997年的魔都八運會,這項盛大賽事的「疑難雜症「就開始凸顯。八運會尚未結束,一些學者、記者甚至體育人就開始了關於全運會存廢問題的爭論。此後每逢「全運年「,取消全運會的呼聲就成為一股聲勢強大的輿論旋流。比如一個鮮為人知的舉措是,早在1998年的全國「兩會「上,身為體育界元老級人物的祝嘉明、樓大碰、張燮零等重量人物就聯合提交提案:建議取消四年一次的全國運動會。「

理由是全運會是前蘇聯體育體製的產物,在計劃經濟的條件下,依靠國家的大量撥款,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幸好這一切混沌都在北奧開始後,一掃而空,大部分都得到了控製。

關於未來的全運會道路,也更加的明亮起來。

蘇神對於全運會的曆史上,也知道個七七八八,他自己不管是這一世還是上一世,都是參加了好幾次全運會的「全運老人」。

而全國運動員其實就是田徑運動員的盛會,幸虧最近幾年我們的田徑成績飛速成長,這才有了現在,今年的十一運會,算是投入最大的一次。畢竟是北奧之後的第一次,很多經驗和總結都可以在這裡體現出來,算是一次北奧之後的能力二次檢驗。

除了這些,獎牌的獎金,也是個津津樂道的話題。

「去年蘇省開的東道主獎勵40萬,不知道今年會怎麼樣。」

「今年也不會低了,幾十萬將是一個日常數字了。」

「一枚金牌可以加起來雜七雜八上百萬不是夢了,如果可以衛冕和破紀錄,還可以更多,雙倍大獎。」

「運動員真賺錢啊。」

「這你就是在放屁了吧,運動員百分之一的人賺走了整個行業99%的錢,絕大部分運動員就是拿工資,和你搬磚差不多,而且出不來成績以後都沒有下半輩子的著落。」

不過金錢問題,二沙島的人基本都不是特彆在意,因為二沙島的讚助和代言都很多,福利也是訓練基地裡麵最好的一個,導致他們對於成績的渴望對於突破的渴望遠遠比獎金更多更大。

9月14日上午九點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吉祥物14日晚在魯省首府正式揭曉。吉祥物名為「泰山童子」,靈感來源於充滿文化、自然內涵和動人傳說的「五嶽之首」泰山,以擬人化的泰山石賦予吉祥寓意。以石頭為基礎設計吉祥物,成為十一運會吉祥物創作的一個創新。首度亮相的十一運會吉祥物「泰山童子」形象跳躍,造型獨特,簡潔大方,生動可愛,積極向上。耳朵形如泰山雲朵,象征吉祥

;豎起大拇指,象征拚搏精神;「童子」眉心一點紅,寓意給兒童祈求平安,紅顏色衣服代表種花紅;胸口是十一運會會徽標誌。

作為國內最高水平的綜合性運動會,第十一屆全運會將於2009年10月11日在魯省開幕,這將是北奧後我國體育發展成果的一次大檢閱。

體育大事件——劉祥確定將參加十一運會,姚銘是否現身尚不確定。

根據國家體育總局最新有關規定,奧運會冠軍世錦賽冠軍不需要參加預賽,將直接獲得十一運會決賽資格。

這也省了劉祥的精力,不需要跑太多次。

當然也有很多人噴這個規定太過於保護世界大賽冠軍,可是人家是O冠軍這個含金量懂不懂?有本事你們也去拿一塊,估計國家都樂得給你打錢。

與此同時,官方也開始發布更多的消息:

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10月16日開幕,10月28日閉幕。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共設33個大項362個小項,其中包括28個夏季奧運會項目、4個冬季項目以及武術項目。在全部的362個小項中,馬拉鬆男、女2個小項的比賽在帝都舉辦,速度滑冰4個小項、自由式滑雪2個小項的比賽分彆在東三省舉辦,其餘354個小項的比賽在我省17個賽區舉行。

據了解,將有46個體育代表團參加十一運會的比賽爭奪。在十一運會全部33個大項362個小項的比賽中,將產生381枚金牌,而參賽運動員的人數將達到1.2萬名,裁判員近4000人,教練員約3500人,66個項目競賽委員會共預計6981人,這也都創下了曆屆全運會之最。

關於十一運會的四大批文,也成了今年十一運會熱議的焦點:

一是籌辦全運會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二是籌辦全運會與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的關係;三是籌辦全運會與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關係;四是籌辦全運會與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關係。

可以看出來,我們國家舉辦了北奧之後,整個運動思想都開始漸漸轉向,已經開始了自主完全剝離蘇聯式的轉變。也是我國國力開始不斷增強後,展現出來的變化。

種花體育報更是頭版開始描述:全運盛會可望而可及也。

全運會臨近,國內很多協會也開始發布比賽的相關禁令,比如遊泳,就發布了禁止穿「超級泳衣」的條例:

國外品牌隻準選用「鯊魚皮」等3款,大破世界紀錄的Jaked和Arena被禁。

半個月前的羅馬遊泳世錦賽,Jaked和Arena快速泳衣大放異彩,國際泳聯宣布從明年1月開始禁用此類高科技泳衣。然而,8月17日下午,我國遊泳協會突然在官方網站上宣布,將在10月的全運會上提前實施「禁衣令」。這算是走在了國際的前麵。

因為這個泳衣實在是太變態,比鯊魚皮還猛多了,自然不能再用。

否則真的就以前的紀錄,變成了廁所紙都不如。

提高太多,無名小卒都可以打破以前的最好成績,這肯定不正常。

國際泳聯也是沒有辦法,才發布了禁令。

這一點,田鞋的裝備可就差遠了。

而且這一個命令下來,也讓很多省隊大虧特虧。向Speed訂購了40件泳衣的蘇省遊泳隊考慮過取消訂單,但是定金已經付了一半,毀約意味著損失十幾萬元;皖省隊委托Arena的國內代理商從國外調貨,才搶到了6件Arena泳衣;很多全運參賽隊都委托在羅馬

參加世錦賽的國家隊教練和隊員代購Jaked泳衣,甚至不顧是歐洲尺碼還是亞洲尺碼,先買回來再說。Jaked泳衣每件售價高達1500美元,各全運隊不惜代價搶購,隻為了「不輸在泳衣的起跑線上」。

結果,滿盤皆輸,都竹籃打水了。

看起來是個好笑的事情,但從另外一麵你也應該看出來,對於全運會的對決,相互「軍備」競爭,到了什麼程度上。

打個世錦賽怕是都沒有這麼積極,這麼調動人力物力。

而隨著跆拳道電子護具首現國內賽場,每套造價高達3萬元的新聞出來後,田徑方麵,自然也不遜色。蘇神實驗室也跟著推出了第二代的戰袍和戰靴,不過這都是內部供應,都是一對一定製,甚至都沒有多餘的備用。所以外部想要搞到,不是你有錢就可以。

就連周兵都說,這戰袍實在是太漂亮了點,簡直是穿著和沒穿一個樣。

額。

這就真是說了等於沒說,還不如不說。

九月下旬,官方宣布,今年大規模棄賽的問題已經沒有了。

十運會上,跆拳道項目曾上演了大規模棄賽的醜聞,也引起了國內總局的強力打擊。今年十一運會光是跆拳道項目就特聘請了8名外籍裁判執法,這也是拳跆中心力求公正比賽的重要舉措。田徑項目也同樣如此,請了很多國外專業教練和裁判過來,就是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公開」。

蘇神作為田徑界的眼下當紅炸子雞之一,自然會被采訪問道這個問題,他開口道:

製度的健全是杜絕醜聞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