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5章 神落地都有技術???(求票票!)(1 / 2)

所謂“信用卡著地”技術,是著地技術的一種。

特麼的著地難道也有技術?

嗐,你還彆說,還真有。

2009年由米國訓練師提出,2012年開始在米國全盤進化,大量出現,當然也有天生就會的。比如某個“田徑聖體”,他天生就趨近於這個著地技術,你說說看,你怎麼說才行吧。

想要一哭二鬨三上吊的請到這裡來排隊。

“在腳落地前做出腳的踝關節背屈,最大追求是短跑腳落地瞬間踝關節背屈在腳跟與跑道之間的縫隙,隻能塞進一張信用卡。我,臥槽。”周兵讀著讀著,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

尼瑪,落地隻能塞入一張信用卡?

信用卡才多少的厚度啊。

這尼瑪不是都接近於“貼地飛行”了嗎?

這人類怎麼可能完成啊。

最開始聽到的時候,你肯定是這個表情和想法,畢竟信用卡才多少,這尼瑪你是在說科學還是在說玄幻啊。

周兵的話顯然讓下麵的人,也都進入了愕然中,因為這個說法實在是,太驚世駭俗。

甚至直接有人在錢包裡麵摸出了一張信用卡,接著比劃了兩下後,不斷搖頭。

似乎覺得,這樣也,太誇張了點。

但隻有蘭迪知道,這個理論在米國,的的確確有了端倪,隻是目前還沒有成為一個徹底的體係,可聽說米國田徑隊已經開始嘗試這種最新的落地技術了。

蘇神看著周兵和下麵的人,笑了笑,問道:“怎麼,你們覺得這不可能,這做不到?”

“不是啊,阿添,這個信用卡,不是,你就算是說下麵放一本新華字典都好點啊。”周兵這也是擔心蘇神太誇張,等下沒有做到,在二沙島的威信受損,所以想要幫蘇神打個圓場。

到底是一起上來的好兄弟。

好意蘇神當然心領了,可該說的還得說:“所謂信用卡著地技術,就是預先拉伸支撐和推動人體向前的小腿後群肌肉以及結締組織彈性成分,刺激神經肌肉係統中的快速牽張反射,達到提高肌肉快速反應力量和動作速度的目的。”

“眼下的兩大著地技術,分彆為前腳掌支撐技術:短跑途中跑過程中,擺動腿完成前擺動作後,用腳前掌和腳趾積極“扒地”的支撐方式。以及全腳掌支撐:短跑途中跑過程中,擺動腿完成前擺動作後,采用整個腳掌積極著地的支撐方式。”蘇神耐心給下麵所有人做著新技術的分析對比道:“但是“信用卡著地”技術呢?它是脫胎於全腳掌技術的一種更加先進的著地技術,是在短跑途中跑過程中,腳蹬離地麵,小腿完成折疊後,勾緊腳尖積極前擺下壓支撐瞬間,踝關節壓緊,腳跟與地麵隻有一張信用卡的距離。”

“大家都明白了這些著地技術的分門彆類後,我們就可以繼續下麵的話題。”蘇神變換著大屏幕上ppt的圖片,上麵出現了三個人體著地的簡體圖道:“從圖像可以看出全腳掌技術中在著地時刻踝關節點較為密集。這反映出在此技術中,腳在地麵的停留時間長。雖然沒有垂直方向上的緩衝,但從著地到蹬離,腳始終做減速運動且時間較長,前腳掌技術中,雖然沒有全腳掌技術中密集的著地踝關節點。但在著地一瞬間,前腳掌形成前支撐時,踩關節處於相對較高的位置。由於途中跑過程中速度較快,腳獲得的著地瞬時速度和力量也相對較大,這就造成前腳掌著地技術勢必要出現踝關節向下緩衝,達到最大緩衝時過渡到後蹬階段。在此過程中做了先向下再向前上方運動的往複過程,起緩衝的幅度取決於運動員踝關節力量的大小。”

“在‘信用卡’著地技術中呢?我們可以看到,其腳著地後緩衝較少。通過觀察踝關節點的分布可以看出。點的分布沒有過分集中於一點區域,也沒有上下的緩衝過程。其特征是著地後積極轉入後蹬過程。因此其緩衝時間遠遠低於其他兩種著地技術。這說明“信用卡”著地能較好的減少緩衝時間。我認為究其原因,是腳尖勾起,預先拉長了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觸地瞬間,由於牽張反射的作用,加速了膝關節的向前滾動,從而縮短了著地時間。”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數據模型做出來的理想狀態下,三種模式著地角和離地角。”蘇神敲了一下鍵盤,彈出來了三種模式的幾組數據,道:“我們可以看到前腳掌著地技術,著地角為66.379,離地角為65.411,前腳掌著地技術,著地角為68.423,離地角65.898,‘信用卡’著地技術為著地角75.189,離地角為63.566。”

“這三組數據代表著什麼呢?”蘇神道:“‘信用卡’著地技術著地角為75.189。是三種技術中著地角最大。那麼著地角大意味著什麼?著地角大意味著則著地距離相對最近,到達最大緩衝的時問也就最短,因此相應的,其速度的損失最小。“信用卡”著地技術的離地角為63.566,也是三個著地技術裡麵離地角最小的一個。這說明在蹬伸過程中“信用卡”著地技術重心向前性較好,水平方向上質心加速距離長,加速較為明顯,而且質心上下起伏較小,速度損失小。而其他兩種技術則要差一些,比如全腳掌技術著地角和離地角的角度幾乎相同。著地角小,前腳掌技術著地角比全腳掌技術大一些,這種技術前腳掌有明顯“扒地”動作,但隻限於前腳掌。相比於‘信用卡’著地,其前腳掌先著地,著地時間要早於“信用卡”著地技術,而此時質心位置相對滯後,所以相比於“信用卡”著地技術,其著地角要小一些,這樣一來,也會產生減速效應。這是因為著地角是著地支撐點和質心的連線與地麵之間的夾角。著地角的大小直接影響到著地距離,著地之前支撐瞬間,質心垂直方向的地麵投影點和支撐點之間的距離。”

“除此之外,我們再看看三組著地技術的踝關節緩衝角度對比。”蘇神點了點,在大屏幕上又彈出來了三組數據,分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