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3章 強勢表現!皆可獨當一麵!(1 / 2)

鳥巢。

4X100米的接力比賽,即將開始。

我們在第五道。

道次還是很不錯。

但是接力賽不是道次好就可以,人的發揮,才是確定成績的關鍵。

勞逸這次隻參加一個接力賽項目,而且隻跑這一槍。

現在種花家的強人太多了,即便是他,也無法擠入拿下一個個人賽名額來。

但是勞大牛根本不在意這些,他覺得自己能身穿國家隊隊服,上場比賽,就已經是足夠榮耀。

奧運會的比賽氣氛就是最頂級的。

比世錦賽還要大得多。

還是家門口的比賽,很多心理素質不佳,有很少出國鍛煉比賽的選手,就容易出現“主場蟲”的競技情況。

以前的種花家接力隊,就是這樣。

因為參賽的國際對決太少,導致大賽之中,完全無法發揮正常狀態。

甚至預賽就差點掉棒。

決賽更是直接沒有繃住,以在家門口掉棒的成績,沒有成績出局。

這個就是08年我們種花家接力隊的真實寫照。

但是很顯然,現在的種花家接力隊,並非如此了。

他們已經被蘇神打造成了一個真正具備戰鬥力和心態完備的團隊。

這麼多年的熬打,不斷的帶隊出賽,創造洲際乃至是國際局好成績,這些人的人生履曆,也早就發生了變化。

比如第一棒勞逸,他現在即便是對上了這裡麵的所有人,他也不是落後的。

甚至他的PB和百米硬實力,還排在很前麵。

事實上,你看過了開場介紹就知道,隻有牙買加一個隊伍的第一棒,要在今年的SB上,壓過了勞逸。這,就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勞逸又是典型的大心臟運動員。

做事集中專注。

不被外力所乾擾。

他來打響這第一槍,再合適不過。

彭——————————————————————

槍聲一響,勞逸就從起跑器上衝了出去。

反應很快,肉眼看就知道,一點都不慢,啟動起碼是前幾名。

很乾脆!

勞逸的紮實技術動作,讓他隻需要全心全意比賽就行,這些訓練日中的苦練,都不會白費。

越練習的多,勞逸自己本人也就越不慌。

他就是真正訓練越多越睡得香的那種類型。

訓練不夠,反而還會睡不著覺。

蘇神給他安排了及其科學的訓練科目,雖然繁多,但是對於身體的本質消耗,卻不是很嚴重。這就讓勞逸的這方麵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因此起步,勞逸就壓住了曰本隊的第一棒,塚原直樹。

兩個人的前伸數,被勞逸的優秀啟動,快速縮小中。

同時緊緊追擊第七道凱斯頓.布來德曼的前伸數。

看到勞逸啟動就力壓荷蘭隊的第一棒馬丁.海森,楓葉國隊的漢克?帕爾默,德意誌的蒂爾.梅克,開場就讓種花家在跑道上建立了很大的優勢。

現場的呼聲隨著槍聲起伏,宛如巨浪滔天,整個鳥巢都被包裹了進去。

巨大的人聲,鼎沸全場。

用湖凱上一世的說法就是:當你站在鳥巢中,你根本就聽不太清楚其餘的聲音了。

十萬人的呐喊,真的會讓你的聽覺彷佛出現幻覺,失去原本的分辨能力。

這種時候,心臟小的,可能會被這些聲壓影響狀態,但是心臟大的,反而會更加刺激自己的內分泌,讓自己渾身的力道,無形中更加激昂。

入彎,上彎,彎道加速跑!

勞逸的動作沒什麼花哨,也沒有什麼優雅和好看,就是一個字,穩。

是紮紮實實訓練出來的把式。

蹬擺,前傾角適宜。

漸增步幅,漸抬重心,漸貼圓心。

他沒有蘇神和博爾特的彎道天賦,所以還是要做好彎道技術,不然的話,很難在彎道上麵發揮出自己的百米實力出來。袁郭強緊張看著上體在彎道早些抬起的勞逸,技術細節沒有問題,這是以利跑入彎道和在繼續跑進中,保持身體平衡的提前調整。勞逸的技術沒有那麼多靈動性但是,苦練後的穩定,是他的特點。

砰、砰、砰、砰、砰。

這個時候的第一集團,如果你會算前伸數,就已經是看出來了。

內斯塔.卡特的啟動自然是最快。

這個沒話說。

畢竟是破十狀態+嗑藥,雖然後來博爾特的連續三屆奧運會的三金王被他毀了,但是不可否認,眼下的第一棒,他就是最強。

八個道次上。

無人可敵。

其次就是……勞逸!

他居然在加速跑+啟動反應不錯的時候,衝了上去,跑到了第二位。

但是比賽的優勢,沒有這麼容易累積,甩開德意誌、楓葉國、荷蘭是毫無問題,可是想要輕鬆甩開曰本隊的第一棒和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隊第一棒卻不那麼容易。因為不管是塚原直樹還是斯頓.布來德曼他們的彎道能力都要比勞逸更勝一籌。

塚原直樹不用說了20.35s的200米能力甩開了勞逸這一塊十條街。

斯頓.布來德曼都因為今年跑出了逆風20.73s的成績,硬實力20.60+,這就讓斯頓.布來德曼的彎道感覺今年達到了職業生涯可能是最大值。100米好的彎道不一定就好,但是200米好的,彎道保底就差不了。

“勞逸啟動不錯,僅次於卡特!”

“目前排在第二位。”

“彎道途中跑!塚原直樹在追!勞逸要頂住!”(不要鬆勁!)

沒錯,你在楊劍的聲音裡麵,應該也能聽出來,塚原直樹正在彎道途中跑上,快速追擊上去,他的彎道跑過這麼多次,還有200米20.35s的極好成績保底,勞逸彆說彎道,正式的百米訓練才開始多久?因此這個地方,勞逸被塚原直樹追上,因為是鄰道,也看得特彆清楚。

然後。

被塚原直樹,一把反超過去。

看起來視覺上幾乎並排,那麼其實計算一下前伸數,種花家已經是輸了一陣。

因為第五道對比第四道,擁有一個前伸數的優勢,現在前伸數沒有了,自然就是等於落後了。

還不僅僅這樣,看到塚原直樹開始反超,後麵的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隊選手斯頓.布來德曼也來了信心,想要在這裡追上去,繼續擴大自己的前伸數優勢。

塚原直樹去年在大阪就和勞逸鬥過,但是去年因為曰本隊的戰術設計失誤,讓塚原直樹明明有實力,卻在第一棒上,慘敗而歸。這個事情,也讓塚原直樹留下了不少的心理陰影,整整一年過去了,他就想要在勞逸的身上,找回場子來。

讓全世界知道。

自己才是全亞洲最強的第一棒。

但是他不曉得,勞逸這種人心裡,根本就沒有多想,也不會因為塚原直樹超過了他,就完全亂了手腳。勞逸的節奏穩定性,極高,這是天賦,也是大心臟的加持,此時此刻的勞逸就想著自己的動作有沒有變形,等下應該銜接什麼樣技術。

除了這些,再想其餘的,勞逸沒有這個精力了。

畢竟不是沒每個人都是尤塞恩.博爾特,可以在啟動的瞬間,天馬行空,腦子裡一直在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現場的呼聲好像也有喊自己名字的,但是現在勞逸,沒有再去接收。

他心裡隻想著賽前蘇神和他說過的話——————

彎道被追上了不要緊,不要緊張,做好技術動作,你的決勝期間,不是在彎道途中跑,而是過頂之後的下彎道。

蘇神會這麼說是因為,勞逸在150米之內,保持速度的耐力能力要比塚原直樹更強。

雖然150米之後,就會瞬間土崩瓦解,速度下滑比跳樓價還要猛,可這裡不是200米賽道。

這裡是100米左右的賽道啊。(接力不僅僅跑100米,沒一棒距離不同)

勞逸可以把自己的後半程速度,提起來衝刺最後麵。

勞逸緊緊的貼著塚原直樹,即便是被超過去了,也是一個都不含湖,專心做著自己的技術細節。

身體向內傾斜。

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擺動幅度。

加大右臂擺動的力量和幅度。

彎道後蹬。

右腳前腳掌內側用力。

左腳前腳掌外側用力。

……

勞逸就這樣緊緊咬著第四道的塚原直樹,在過了頂弧後,下彎道開始,他還沒有被甩開。

甚至腿部的爆發性力量,漸漸在視覺效果上都超過了塚原直樹。

身體素質的提高,就是“蘇神係”和這些亞洲運動員最大的不同。

現在的勞逸,也絕對不是曾經的勞逸,他也絕對是小鋼炮一枚!

塚原直樹沒有想到自己跑得明明很完整了,勞逸這個家夥,居然還在外道貼著。

看起來自己在內道是要領先一些,可這隻是前伸數的關係罷了。

事實上他現在根本沒有拉開勞逸多少。

勞逸頂了上去。

衝!

勞大牛的牛勁上來了,衝上去的勢頭越發生猛。

這就是他的擅長動作了,過頂弧後向心力消失後,勞逸的全部速度也可以展示,很顯然在高速區的速耐上,他要壓過了塚原直樹一頭。

塚原直樹今年狀態調整的很好,10.16s還是在鳥巢,這要是放在曰本,估計又是一槍10.10s以內的一槍。可是勞逸的10.09s顯然更加強橫,風速更靜一點。

塚原直樹並沒有和末續慎吾一般,一觸即潰,他還是拿出了運動員的精神,全力以赴,要在交接棒之前,壓住勞逸。給後麵的第二棒保留住身位優勢。

但他這麼想,很巧,勞逸也是這麼想。

勞逸全力輸出,後麵的後程保持絕對高速能力,漸漸體現,他和塚原直樹的差距也越來越近。

甚至因為鄰道的關係,塚原直樹更是能察覺到勞逸那正在快速收縮的肌肉線條。

彆的不說,肯定比塚原直樹的肌肉線條,要好看,要剛猛。

說真的,能夠以前三進行第一第二棒的交接,豐樹勇他們也都是很滿意了,但如果能在第一棒就確立第二的優勢顯然要更好。就是不知道……

“湖凱開始預跑,準備交接棒!”(超了!

楊劍正說著呢,旁邊的李韜就突然大吼,這個時候楊劍才發現,勞逸已經在彎道上和第四道的塚原直樹,幾乎齊頭並進到了這裡。而根據彎道的規則,你要是看比賽看得多,你就該知道,如果靠外的道和靠內的道,看起來位置一樣,那麼就是外道已經是反超了過去。

李韜作為個中高手,退役後一直擔任川蜀隊主帥,肯定看得清楚這個區彆。

居然在第一棒就跑到了第二位!

居然在途中跑被反超後,又利用自己的速度特性和優勢區域,在最後的一塊階段,反超了回來。對比去年的OW大賽,勞逸的交接棒位置,再次提升!

他幫種花家拿到了暫時第二的位置上!

“勞逸表現很好!他到了第二,反超塚原直樹!”(交接棒一定要做好,千萬不要掉棒!)

湖凱看到勞逸做得這麼好。

預跑的瞬間就認為,楊耀竹可以放心“退休”了,因為種花家的第一棒,絕對是後繼有人。

湖凱啟動後,一點也沒有猶豫,原時間線上之所以掉棒了,就是“起動不堅決、加速猶豫、不敢全力加速跑,邊向前跑邊向後看”,這句話濃縮一些的意思應該寫作————

老是想著怎麼交接棒。

事實上在4X100米短跑項目中,你根本不需要去這麼想。

更多的是肌肉記憶。

你老是往後看,速度耽誤了不說,身體的重心也會在不斷地“加速減緩加速減緩”中劇烈波動。這樣一來,後來的研究證明,反而會更加的容易掉棒。

當然,你也可以理解成為原時間線的我們,自己就沒有什麼自信心。

對於隊友的實力,也沒有那麼多自信。

因此才會出現“起動不堅決、加速猶豫、不敢全力加速跑,邊向前跑邊向後看”這種情況,生怕自己起動後跑得太快,傳棒的隊員在接力區趕不上自己。可現在,完全不用這麼想了,勞逸的高速度足夠保持100米以上,即便是湖凱多跑一點,他還是可以穩住速度,交接上去。

有了這個底氣,湖凱自然跑得更加放心,啟動更加乾脆。

而對於接力賽來說,你的任何一個環節更加乾脆有力,對於整個成績的提升,都是莫大效果。

加上這一代早早袁郭強就開始接力掛帥,大家也都住在二沙島,默契度和曾經的08年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彆說蘇神,就連湖凱自己,都壓根沒有考慮過掉棒的事情。

他隻想著……

更快。

更快。

更快點。

看到勞逸的身形開始接近,湖凱控製住節奏,下壓式準備。

又過了一會兒。

他按照肌肉記憶,向後伸出手臂,這是為了製造一個延長的有效交接距離。

也是壓下是交接的一大特點之一。

看起來在平常多了個幾十公分沒有什麼用,但是在爭分奪秒的接力賽中,那可能這幾十公分就意味著你能不能更加順利接到接力棒,意味著你身後的隊友,需不需要再多跑一點。

這一點點,往往就是掉棒的最大間隙。

湖凱現在對於勞逸的實力,已經是絕對肯定,加上自己實力的提升,他這裡明顯你對比一下在大阪的時候,他的啟動要更快。

這就是在高速勞逸。

我對於你的信任和肯定,已經超過了當年的楊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