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章 繼續升檔!雙子星誰是誰的“工具人”?(大章到,求票票!)(1 / 2)

蘇神這邊搞定後,趙昊煥等人登場。

這一組也是十分激烈,趙昊煥、湖凱、楊耀竹、尹華隆等等都在裡麵。而這一組擔任周兵那個角色的人應該是……張培猛。

張培猛自從來了“蘇神係”後,就一直是很低調。

低調到什麼程度。

除了和蘇神問問題,基本上看不到他的額外身影,就是在訓練訓練訓練。

真正的埋頭苦練。。

蘇神那句話,算是給了他長此以往的動力——

“你的未來必然可以超越這裡的大部分人。”

“我相信你。”

“剩下的就要你自己相信自己了。”

他現在是真正的“邊緣人”之一,周兵好歹是“核心元老”,和大家的關係都很不錯,而且個性比較開朗隨和,這一點張培猛沒有他的優勢。他這樣的傲嬌類型,隻能用實力去征服大家,沒有實力,等於先要傲嬌都傲嬌不起來。

趙昊煥等人其實用不著自己說什麼,都是老手,個中關節自己打通就行。

而現在肯定沒有人知道,張培猛才是未來這些人當中,可能是最有潛力的一個。

潛力比梁佳宏、湖凱、楊耀竹都要大得多。

甚至……勞逸都不如他。

這是蘇神心中穩穩的接力賽人選之一,所以,對於張培猛蘇神自然會額外關心幾句——

“怎麼樣,調整好,我知道你很努力。接下來你隻需要展現給大家看就好。”

張培猛看到是蘇神,愣了下,然後點點頭,道:“嗯,我知道。”

蘇神對於他的關心,其實他感覺得到,雖然不知道為什麼,畢竟現在怎麼看,整個“蘇神係”裡麵比自己天賦更好成績更好的選手,大有人在。張培猛眼下的確是沒有什麼驚人的感覺。

“相信我。培猛。”蘇神走之前,又重申了一遍:“100米絕對才是最適合你的舞台。”

“我真的看好你。”

張培猛不知道說什麼,他心中其實很暖,可個性使然,讓他也隻是點了點頭。

蘇神並不介意這個形式上的東西,他和張培曾經一起訓練了那麼多年,一起並肩作戰這麼多次, 怎麼可能不明白後者的個性。

他也隻是想要讓張培猛真心提高, 沒有一點彆的私心。

越是這樣, 就顯得越讓張培猛感覺……自己受之有愧。

蘇神現在的眼光看下來,還沒有失手過的人,如果在自己的手中出現“第一次”, 那不僅僅是對於自己的打擊,而且是對於蘇神權威性的削弱。他不想要做這樣的人。

隻能是暗暗對著蘇神的背影咬了咬牙, 握緊了拳頭。

想著這場, 絕對不能讓自己和蘇神“丟臉”。

甚至後麵那一項, 才是關鍵。

田徑場上,起跑器已經就位, 八個選手也都分彆站在了起跑線之後,做著最後的活動。

趙昊煥是這一場測試絕對關注焦點,眼下粵省雙子星的名頭, 已經是全國圈子內人儘皆知。趙昊煥和蘇神的良性競爭, 也成為了圈子裡大家的“茶餘飯後”。

就是在說, 他們倆, 到底誰可以乾掉誰。

外界人士,一般不將就什麼“團隊和諧”, 都是怎麼搞事情怎麼來。

可現在也的的確確隻有趙昊煥可以和蘇神在國內對拚一把。

看起來蘇神的進步,也是刺激到了他,這讓他也在想辦法, 儘快進行突破。

而隻要他們兩個不偷懶,做好表率, 其實其餘的人,也就沒有什麼理由偷懶了。

趙昊煥在第四道, 湖凱在第五道,楊耀竹在第六道, 尹華隆在第三道,張培猛在第八道……

趙昊煥現在的氣場,除了蘇神,沒有人可以壓得住。

即便是湖凱和楊耀竹這兩個曾經“一哥們”,看到趙昊煥在跑道上散發的氣勢,也都紛紛內心咋舌。

這年頭的年輕人,真是一個比一個厲害。

想要欺負都欺負不了。

這……是硬實力的體現。

趙昊煥其實知道自己的硬實力是國內第一人, 尤其是在國內比賽,沒什麼風速的情況下,他的實力近乎超檔。和蘇神回國後那次國內大獎賽,其實就是典型, 沒有風速的加持,現在蘇神也很難搞定他。

這段時間,趙昊煥也同樣進行了調整。

他和蘇神,用袁郭強的玩笑話就是……

倆人都是蘭迪心中的“活寶貝”。

誰動了他們,就要和誰著急。

如果蘇神是調整了起跑,那麼趙昊煥在同樣修改了起跑的同時,也在蘭迪和拉爾夫.曼的建議下做了後程調整。雖然不敢在亞運會來臨之前,提高太多,可專業的團隊和世界級的頂尖教練專家,依然讓趙昊煥也得到了不少領悟。

比如,體能分配。

後程選手,往往比前程選手,更加講究這個。

前程選手因為前程需要狂暴衝擊,所以體能的分配問題,相對要小。

趙昊煥以前,基本上是隨意分配體能,跟著自己的感覺來就行。

這方麵國內,也沒有特彆好的研究和指導。

蘇神這一年多, 光是教趙昊煥各種技術和幫他恢複身體機能都消耗不輕, 實在也無力再顧忌這個方麵。再說這種方麵,還是需要先進儀器輔助,再由複合型團隊計算整合,分析調整,並不是簡單的某個技術性環節就可以解決。

而趙昊煥的領悟力,在短跑上,自然沒得說,2個月就基本進行了體能的重新分配調整。

按照蘭迪的說法就是,他的比賽節奏出現了明顯變化,更符合他現在的身體機能。

等他完全掌握後,還能更快,提升更多。

“各就各位。”

“預備。”

嘭——————————

比賽開始。

隨著經驗和身體素質的提高,趙昊煥對於曲臂起跑越發掌握純熟,現在曲臂啟動失敗的概率已經是越來越小。這讓他明明是一米九的大個子,卻還是能夠在啟動階段,短暫搶到第一。

趙昊煥的曲臂技術,配合他的巨大體形,真是讓蘭迪等人看著都覺得……

嗯。

完美。

或者說這個技術,真的就是為了大個子們,量身打造,隻要你可以掌握,就可以最大限度減弱你的生理啟動弱勢。

蘭迪看趙昊煥這麼跑才能更清楚的了解,為什麼之前趙昊煥這麼執著於這個技術的率先攻克。

即便是因此耽誤了不少時間,訓練彆的技術項目,也在所不惜。

的確,很值得。

訓練出來了後,強大無比。

連拉爾夫.曼都看著趙昊煥的運動模型,不住點頭,這算是他的【冠軍模型理論】中,之前從沒有考慮進去的一項。

不過這方麵趙昊煥的優勢保持不了多久,按照往常的經驗,黃金四步之後,就會被超越。隻是不會和以前一樣,一開始就處於落後。

全程需要猛追。

趙昊煥以前在這裡,會采取全力猛攻的情況,想要儘快縮小差距,把自己追到一個基本上是身位持平的狀態下。但其實……這裡蘭迪告訴他,他犯了個小錯誤。

事實上,他完全不需要這麼著急,前麵加速區落後不落後,根本不礙事。

100米比拚的是整個百米的成績,而不是僅僅加速區。

再說趙昊煥加速區耗費了太多體能,其實會影響到後麵的途中跑和衝刺跑。

為了加速區費力不討好的微弱優勢,蘭迪建議趙昊煥改掉這個習慣,采取前程加速平滑進行。

這其實……就是米爾斯對於一開始博爾特的百米訓練,提出來的體能分配辦法。

隻是他也沒有料到,未來博爾特會那麼猛,硬生生依靠超人爆發,可以把大高個在百米項目上的生理劣勢,強行扭轉。那個時候,他才考慮重新分配博爾特的百米節奏,畢竟博爾特這麼猛的話,原本的設計,就不再適合。

任何頂尖運動員最後,都是需要“量身定製”“因人製宜”。

可蘭迪這裡說的,卻正好證明了,強大的教練們,觀念和想法,往往某種時候……

十分共同。

相當默契。

趙昊煥的體能節奏雖然隻是粗略調整,但其實已經起到了效果。因為以前的他,根本沒有這方麵的意識,就是依靠的自身天賦,強行頂上,加上打遍國內無敵手,自然也沒有多想。

現在蘭迪等人來了,第一眼除了看到了趙昊煥的天賦之外,就是看到了趙昊煥體能分配的“稀碎”。

當然這對於教練來說,可能也是好事,畢竟這麼爛的體能分配還能跑到這樣,那就說明,調整一下,會更好。沒有主教練想要執教庸人運動員,競技體育上,天才,永遠是教練們的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