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章 訓練升級!少年王大戰一觸即發(1 / 2)

原本的BJ國際田聯世界青年錦標賽,其實沒有這麼麻煩。

因為能參加,或者有參加意義的人也不多。

這一代人符合年齡的,也隻是一個梁佳宏有機會,所以選都不用選。梁佳宏也不負使命,殺到了決賽,以第五的成績完成了這個家門口的決賽。

但是現在……

這個情況變了啊。

現在好一些人都有這個實力,算了算怎麼來安排呢。

蘇神肯定要,趙昊煥也符合條件,外加梁佳宏,也就差不多了。

還有一個人讓誰去呢。

女子組肯定是陳娟帶頭,甚至都不見得湊得齊人,可是男子組就不同了,這次主辦方開始就有外卡了,不利用浪費了不是嗎。

選來選去,最後還是給了張培猛。

為什麼不給勞大牛和周兵?不是不給他們,也不是說特意照顧張培猛,隻是前者的年紀,後者的參賽項目,都有衝突。國際田聯世界青年錦標賽的一般參賽標準是……男不滿19歲,女不滿18歲。

但這次是U20,也就是說19歲也可以,那麼張培猛也可以參加。

這勞逸不行,已經20了。

周兵是這個年齡段,唯一一個跑200米還不錯的,為了保證成績,他和張培猛還有梁佳宏負責這一塊。事實上梁佳宏隻是200米湊數,真正的主力還是周兵和張培猛。

加上周兵100米實力不夠,所以專攻200米是個很好的選擇。

當然這個陣容一發布,其實就引起了不小的討論。

因為最後湊了湊還是讓粵省田徑隊給包圓了。

“蘇神係”包攬全部。

你不服?那也沒有辦法啊,現在這個年齡段的選手,就沒有比他們更好了。

連跑的必要都沒有。

這一代選手目前還沒有比他們更快,要不就是太小,要不就是太大,選來選去,就是這四個人最合適。

既然選擇參加這個比賽,那麼每個人還有1個月不到的時間集訓突破。

蘇神給大家安排了比較細致的方法,在儘可能不打亂整體跑步節奏和基礎上,進行提高。

新的東西,也沒有必要再繼續增加,主要是把自己夏訓開始時候教導的圓周形擺臂訓練好。

最好是可以運用到實戰當中。

然後就是主要去提升身體素質,珍惜這段時間的黃金提高期。

包括蘇神,也會在參加完了這次國際田聯世界青年錦標賽後,就年滿17歲。

他稍微測試了一下自己的身體狀態,就有了決定。

隻有幾十天就17,很多準備,也到了可以檢驗的時候。

打了2年的基礎,一切就看可不可以厚積薄發。

蘇神之前一直壓抑著自己的訓練狀態,他知道自己大幅度增加強度,肯定沒有問題。

但是他還想要長高,隻能壓製,基本上最重就是次極限來訓練,主要的力量盤提升,還沒有真正專項強化過。說句不好聽的,現在他的渾身肌肉,那都是刺激身高,刺激刺激爆發力,附加出來的“附加品”。並不是真正專項強化過的力量屬性,也沒有真正提高這方麵。

係統的力量提高,和附加訓練的提高,差距巨大。

訓練方法和方式也截然不同。

之前都是心肺、爆發、長高為主,現在,蘇神已經在昨天量了一下,身高終於赤腳突破了一米八,來到了180.1CM。這其實,就已經是到了他的生理極限,他很清楚,就算是再注意,可能也就是零點幾的成長空間,後天的補足,不可能無限製生長下去。

所以,到了這個身高後,再看看馬上就要滿17歲,蘇神決定試一試身體狀態,如果可以……

他要在這次的一個月不到,好好激活一下身體的力量屬性。

所謂的力量提升,和肌肥大提升,完全不同。

不要以為就是拿著一個杠鈴或者啞鈴,就這樣瞎做就好。

事實上這個方麵有嚴格的區分,無數期刊都證明了這一點,簡單來說就是,一組公式——

肌肥大大概是:極限重量的65~85%來訓練。

力量訓練大概是:大於等於70~85%來訓練。

肌耐力訓練:大概是小於或者等於65%~75%來訓練。

肌肉爆發力訓練:是30~70%來訓練。

同時每一組的多少又有區彆,比如3~6個是主要刺激力量,8~12主要刺激肌肥大,12以上主要是心肺訓練等等。

又比如你做的控製快慢,離心與否,也關係著你到底是爆發還是力量還是肌肥大。

這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這就是普通人怎麼也練不好的原因,除了沒有毅力之外,訓練計劃的盲目,就是你根本不知道怎麼增強的關鍵節點。

蘇神現在才算是真正開始刺激力量,專項刺激,這是對於提高很大的一塊。

尤其是之前他沒有怎麼專項刺激後的前提下。

比如現在的深蹲,就是典型,力量訓練的深蹲,雖然不是力量舉那樣走低杆訓練的方法(一般的運動員都不走低杆訓練深蹲,因為這樣的訓練對於真正的運動收益來說,遠不如高杆這一點以後就不重複了),但是依然要做好各種準備工作。

尤其是你在第一次大重量訓練開始之前,你首先要做的並不是就直接去“不服就乾”。

作為專業運動員,你要前提避免自己的身體受傷,影響自己的主項目。

在這個基礎上,蘇神可是詳細複盤了一下自己大重量訓練計劃,並且把注意事項寫了出來,以免自己在訓練中忘記。

第一個就是在逐漸加大的重量中,你要去感覺自己各個方麵活動度的問題。

比如髖關節,比如下背部,比如踝關節,比如肩部關節等等。

如果沒有做好,或者你的關節活動度超過了或者長期在極限磨損,那種情況等於是一直在懸空走鋼絲,一不小心,就會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不輕乃至是不可逆的損傷。蘇神以前就因為一次腰傷,休養了接近一年多。這次重開,他也要在最小限度增加自己身體暗傷的情況下,增強自己的身體狀態。

以前年輕的時候不懂,現在再給一次機會,蘇神比誰都謹慎和細致。

那種“不服就乾”的精神,絕對絕對絕對不適用專業運動員在訓練中的情況。

事實上普通人,也不推薦這麼做,否則受傷了,那些網紅博主他們,也不會對你的身體負責哪怕是一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