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章 他們都是過來炸場子的吧(1 / 2)

不過刷新自己的個人pb,不代表你的硬實力就超過了10.32那一場。

因為0.9的風速就代表,你的這一槍無風硬實力達不到10.32那一場。

但競技運動的紀錄,承認這種條件。

隻要是風速合法下,成績都算數。

不然你以為小曰本搞那麼多花樣,製造合法大風是為了什麼?

而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理論依據——那就是即便是在大風條件下,你跑出過這個成績,你的身體和精神,依舊會產生記憶點。

都會讓你,更加容易,在無風狀態下突破或者逼近這個極限成績。

但。

凡事都有兩麵性。

你要是太依賴這個。

就會變成曰本未來那種情況。

國內猛如虎,出國就成了hello kitty。

不過這一槍,不管你是不是硬實力到了,隻要在2.0的合法順風之下。

你這都是一個穩穩的國際田聯認證pb。

蘇神的個人pb,也從全運會決賽的10.32,提升了0.01,到了10.31上。

或許最後沒有收那一腳,可以更快點,到10.30也說不定。

但想要打開10.30也不容易,畢竟這場比賽沒有強敵逼迫和刺激,這對於高水平運動員來說,本就不是一個容易激發全力的比賽陣容。

基於這些條件,蘇神已經對於這次比賽的10.31相當滿意,甚至算是意外之喜。

下來後,他麵對周兵的祝賀,隻是笑了笑,因為突破固然開心,但作為曾經跑到過9.83以內成績的男人,並不會太動容過度。

“搞定了,小添?”寧德鮑則是直接問了蘇神最關心的核心問題,她作為主教練,在被蘇神普及了風速和成績的計算公式後,稍微一算就知道,這槍並不稀奇。

在正常範圍之內。

“應該吧。”蘇神點點頭,他的感覺,的確是不錯。

那種餘味,還殘留在身體裡,甚至這種主動觸發,越純熟效果也會越好。

這很好理解。

因為即便是十分位的觸發,每個人也是有強有弱。

同等級條件下,幾乎不存在絕對劃等號的情況。

“下午我再試試看。”蘇神披上衣服說道。

“好。”寧德鮑對於這個也很感興趣,尤其是知道這個“六秒爆發”,還可以繼續升級進階,更是表達出了強烈的求知欲。似乎自從帶了蘇神後,她就感覺打開了一扇新大門,無窮無儘的田徑知識科學理論,都在大量撲過來。

不怕自己想學,就怕太多了,一下子給腦殼都“撐爆炸”。

周兵也很羨慕。

但他知道這個技術,並不容易掌握。

蘇神也和他說了大概,但這方麵……並沒有一個具體的公式或者套路。

而且每個人的觸發點都不同,最後還是絕大部分要靠自己。

想要指點,都沒有太多可以指點的方向。

因為這就是科學論文,幾十年後都沒有研究清楚的一塊領域。

也是蘇神這一世,最想要科學解釋,研究出來的一塊“處女地”。

這方麵他知道蘇神不會“私藏”,所以隻能默默研究蘇神說的那些個人經驗,然後不斷琢磨,看看什麼時候能夠機緣際會,升級成功。

半決賽繼續。

周兵上場。

他的實力其實在這個比賽裡麵,也是冠絕全雄的水平。

除了蘇神。

他不輸任何人。

周兵踏上了起跑器。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這種時候,每次看到大家取得了突破……他都會在內心升起遠超平常的追趕心理。這讓他的精神和狀態,都更加集中,蹲踞式準備,等待電子口令發出。

“各就各位。”

“預備。”

“嘭————————”

周兵的前程在昨天已經證明過。

穩穩這裡的第二。

即便是有前程選手,也隻能在前麵十來米稍微壓製一下他。

二十米左右,就已經是開始壓不住他。

三十米穩穩被周兵開始反殺。

這是因為國內的跑法,決定了他們的前程上限,就隻能到這裡了。

以三十米的訓練,作為主要前程訓練計劃,那麼你的速度就會在30米內快速爆發乾淨,然後……迅速衰落。

並且,這種訓練方式,將會導致運動員沒辦法直接進入“六秒定律”的訓練。

因為這種訓練方式之下,我國的運動員數據是——在5.3秒到5.6秒就到了自己的速度極限。

既然如此,你五秒多就“高潮了”,還談什麼“六秒定律”?

你都持久不到那個時候。

這也是為什麼,蘇神他們從來不過度訓練30米前程,這種傳統項目的原因。

因為這個弊端。

不僅僅是會讓你“一步抬頭”,還會讓你根本沒辦法駕馭“六秒定律”。

你能想象嗎?

在進入六秒定律的區間段,我國的運動員居然已經開始進入了速度的快速下滑和疲軟期。

根據數據統計,大概都撐不到6.7秒到6.9秒,就會速度大崩盤。

還有一些,更早就會泄力。

這樣來看的話,你怎麼啟動“六秒爆發”?怎麼駕馭“六秒定律”呢?

人家正好要進入急速爆發的“衝刺”時間,你已經開始“軟了”,這還比什麼比?

天生就吃虧了一大截。

這也是我國這一段時間的100米,肉眼可見,被歐美運動員瘋狂甩開的區間段。

人家才要大爆發,你已經不行了,此消彼長,更加會增加雙方的差距。

這一點,就連蘇神這樣的天賦,也沒法避免。

這也是一定要從科學訓練開始打基礎的原因。

因為國內的傳統訓練法,從技能樹的主乾上,就已經點錯了。

後麵再怎麼苦練升級,也潛力有限,甚至導致國內都出現了一種“咱們短跑就是不行”的聲音。

然而事實是什麼。

蘇神心裡很清楚。

絕不是現在宣傳的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