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章 全場矚目的決賽一槍(1 / 2)

粵省田徑公開賽。

60米決賽賽場。

“這就是那個蘇神啊,看起來這身材也太有線條了,這到底是跑步的還是舉重隊的啊。”

“我看了他的前三槍,我告訴你,那叫一個快啊,尤其是前麵30米,我覺得完全是和腳底板下麵裝了噴射器。”

“有沒有這麼誇張啊。”

“騙你做什麼,你等下就知道了,真的快,這裡麵最快的男人了。”

“現在大家都在議論,他這一槍會不會還能繼續刷新成績,創造前三槍以前比一槍快的奇跡呢。”

每個人都回到了自己的起跑器上,雙腳一前一後,放在抵足板上,靜候比賽命令的響起。

“各就各位。”身後的電子命令響起,每個人都集中起來,這個時候任何人都不敢鬆懈。

“預備。”起臀,曲臂支撐,等待槍響。

蘇神這個奇特的起跑動作,現在也成為了他的標誌性動作,每個人看到後都是一臉好奇和興趣。

“嘭————————”

槍響,蘇神曲臂衝擊,曲臂起跑加持,肉身推進,遠比傳統的直臂更加具備動能效率。

爆發的瞬間,就讓圍觀的人,一陣驚呼。

這也讓周兵心裡暗暗下定決心,這麼帥的技能包,自己一定要拿下。

雖然蘇神之前也說過,這個技術動作,很不好學習,很多人可能一輩子也練不出來。

但周兵就是想要學會,不為彆的,就是單純為了————帥氣。

這種純粹的想法,更類似於小時候最單純的目標動機。

接著。

三點一線無縫銜接。

一些有見識的教練員們,已經看見了這一幕,微微睜大了眼睛。

曲臂起跑,他們或許不知道是什麼,太過於超前。

但是對於這個啟動的前四步,卻很熟悉,這不就是……眼下典型歐美的短跑名將最常用的起手式麼。

之前國內也不是沒沒有想要模仿,可嘗試之後,成功率太低,加上人種論和曰本那邊的“火箭式起跑”,整個觀念就偏移了。當真是從上到下,絕大部分人都覺得,我們亞洲人不適合這種起手式。

可蘇神在2013年出去後,就明白了一個道理。

這個技術才是更加先進的技術動作,在自己還沒有掌握更難的牙買加“四點一線”起手式之前,這個是最好的選擇。而且他已經在重開前證明過了,這種技術,不僅僅是他可以掌握,整個國內,也都可以。

為什麼之前不可以?

很簡單。

之前我國短跑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差距太大。

“高重心”理念+“輕量化”理念,大行其道,加上“人種論”各種忽悠,你一個乾巴巴的身材,怎麼可能具備那種身體機能和身體力量,駕馭這種技術動作呢?

我國現在的短跑運動員身材,那在外麵,就是人家跑長跑項目的運動員身材。

而短跑……哪一個不是肌肉棒子,看起來身材飽滿無比。

你用那種瘦巴巴的身材,自然驅動不了這種技術動作,光是下半身的股外肌、半腱肌、股直肌,聯合臀部發力驅動,這一個項目就過不了關。更不要說,什麼腳踝,膝蓋之類的剛性問題,核心力量區域更是沒影的事。

這些條件都不具備,你拿什麼去學習人家的起手式。

基礎施展條件都不具備,強行上手,那自然是怎麼都練不出來,甚至越練越傷。

而曰本的“火箭式起手”,講實話,蘇神作為重開者,一句話就可以判死刑——

實戰性能,完全不如“三點一線”,更不要說米爾斯升級後的“四點一線”了。

那麼,為什麼還要花費力氣去學習原本就不是最尖端的東西呢?

“起手真漂亮。”有一些教練員失真情不自禁就脫口而出。

這樣的前四步,完全是眼下國內,不存在的技術動作。

除了蘇神。

沒有一個人用得出來。

腳踝、膝蓋、臀部,在同一條直線上,這樣就可以保證更好利用從起跑器上爆發出來的能量。

蘇神這麼久了,也成長了不少,寧德鮑看得出他現在做這個“三點一線起手”,整個傾斜角度已經更加穩定和鋒銳。再配合曲臂起跑原本就產生的爆發能量,遠遠大於直臂起跑,蘇神的前四步,完全超越了眼下國內整整一個時代。

乃至是兩個時代。

蘇神的前程爆發,在這兩個國內堪稱獨家的技術催動下,瞬間提速到了國內運動員難以想象的一個節點上。衝出去的那一下子,起碼是甩開了所有人一個檔次。

不,是兩個檔次三個檔次都不止。

因為這隻是一個原本跑7秒31就能夠拿下銅牌的省級比賽。

蘇神這一波出來,完全是“超級賽亞人”變身,四步就甩開了所有人起碼兩個身位以上。

而這才剛開始,他的速度才剛開始加速。

蘇神在四步邁出去後,加速銜接,流暢的讓人發麻,根本不抬頭,埋頭狂衝,雙臂也漸漸揮舞得越來越快。

十米就甩開了接近4個身位!

太猛了!

這是所有運動員和教練員的一致評價,國內從沒見過起跑這麼爆炸的人。

湖凱、龔威,也絕對做不到。

20米,蘇神還在低頭,還沒有抬起頭,這意味著,他還在加速階段,還沒有進入途中跑。

每個人都緊緊盯著蘇神,越是專業的人,越是盯著,一秒鐘都不肯眨眼。

生怕自己會因為眨眼而漏過了什麼技術細節。

是的,國內從來不缺乏感觸敏銳的人,可能已經有些教練員,模糊摸到了一個方向。

由這個正在領跑的年輕人,一個人開創出來的大方向。

蘇神開始漸漸抬頭,這個時間段,雖然進入了途中跑,但受限於他現在的身體條件還沒有完全發育起來,總是有些“有力不逮”。如果對手實力弱還好,稍微強一點,這個地方就要稍微損失一些優勢。

但對於這個問題,蘇神並不擔心,因為這個問題隨著年能的增加,訓練負荷能力的增強,會很快消弭於無形。不要忘記了,雖然前麵總說什麼梁佳宏張培猛,一年提高0.4秒左右的超級爆發,可蘇神難道就沒有這種時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