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章 用全運會資格賽來練“技術盤”(第二更~求訂閱!!!)(1 / 2)

一周後,準備好的蘇神等人來到了比賽場地。

羊城體育場。

雖然是全運會資格賽,卻同樣有不少人進來觀看。

周兵這次沒有跟著過來,因為沒有必要,他沒有比賽項目,還是留在體校好好訓練,爭取早日打破10.60的大門比較好。

所以,任憑你周兵的嘴巴翹得老高,你也沒有什麼用。

老老實實留在家裡看家好了。

四個人來到了羊城,辦好了入住手續和比賽報道等手續後,入場開始進行場地適應性訓練。

很快,他們就看到了粵省田徑隊的隊員在張權的帶領下,來到了這裡。。

看到張權春風得意的表情,顯然他應該是升了職。

眼下省隊教練組其實也需要進行“換血”,不然光是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也都比不上年輕人。

這一點袁郭強下手還是挺狠,根本不講情麵。他這個人因為沒什麼私心,一心想要把國內的田徑項目搞起來,所以也不怕什麼連鎖反應。

反正隻要為了中國田徑好,那他就敢乾。

張權就是被提上來的第一批。

以往以張權的年紀和資曆,怕是還要熬個少則五六年,多則上十年才有可能。

一下子縮短了這麼多,張權不高興才有鬼。

這也讓他和袁郭強這一條大戰船,綁定的更緊密了些。

……

“是寧姐啊。”張權看到後主動打招呼,他知道如果寧德鮑來了,估計短跑隊的教練組地位,會比自己還要高。即便是虛職,實際的作用肯定比自己要大。權衡了這個關係後,他很自然進入了“下級模式”,一點也不生硬和彆扭。

這樣的人,在體製內是很好升的,如果還和張權一樣,又有點真本事,更是不會太差。

寧德鮑也知道張權什麼意思,沒有多說其餘的,問道:“袁指導沒有來嗎?”

“袁指導去建康開會去了,十運會不要來了麼,他們各方的大佬要先去開個碰頭會。”張權耐心說道,反正態度上你是挑不出一點毛病。

“那爭取這次我們都拿下全運會參賽名額吧。”寧德鮑說完就和張權一起帶著大家去進行場地適應訓練。

結束了適應性訓練後,大概的規則寧德鮑回到酒店裡麵,又和蘇神他們說了一遍。

和隊內選拔賽類似,能夠進入決賽就夠了,八個人組成一個資格賽區的晉級名額。

這些資格賽區晉級名單彙合起來,再去建康比真正的全運會100米。

“所以大家要記住,如果身體狀態這一場不佳,就不用勉強去跑頭名。”寧德鮑仔細叮囑說道:“我們隻需要保住進入100米決賽的名額就行。”

“真正的比賽也不在這裡,而是在半個月後建康全運會正賽。”

“都聽明白嗎?”

三人點點頭,表示聽懂了,既然這樣,那比賽的壓力也就沒有多少了。

可以儘情發揮,甚至是……

進行“練兵”。

趙昊煥反正是這麼打算的,蘇神也是這麼打算,包括陳娟都在兩人的勸說下,準備這麼做了。

訓練環境和實戰是不同的,如果有這種機會,不能放過。

到了現在,這裡麵來的人,厲害的一撮,也大部分都有些眼熟。

除了傷病沒有來之外,附近幾個省厲害的人,都來參加了資格賽。

這個時候,趙昊煥甚至還看到了他以前的外省隊“朋友”。

那幾個人和趙昊煥看似熱情的打著招呼,但蘇神卻看到趙昊煥隻是輕輕點了一下頭,就算是知道了。一點彆的表情都沒有,客套都懶得客套。

這要是周兵在肯定要問怎麼回事,可蘇神卻基本上猜到了八九分。

他上去拍了拍趙昊煥的肩膀,什麼都沒有說,但兩個人的眼神已經說明了一切。

“嗯,我沒事,就是覺得可能這樣一下也挺好,省得浪費時間相處。”

趙昊煥經曆的這些,蘇神又何嘗沒有經曆過,他當初被認為永遠都跑不到10.10,認為身材和身高都決定了天賦上限不高,加上18年受傷後,更是連續2年都沒有怎麼比過賽。

那段時間,說什麼的都有。

高光時刻,你的身邊總是高朋滿座,低穀的時候,很可能你想要找人家幫個小忙人家都會告訴你“很忙”“沒空”。

人數很多,分組也很多,全運會的舞台,沒有人不想要上。

這個履曆的含金量,對於絕大部分出不去國門的運動員,已經是一流。

蘇神分在第六組,趙昊煥在第三組,陳娟分在女子組的第三組。

次日上午。

全運會資格賽預賽開始。

“請第100米預賽第三組的選手上場,請第100米預賽第四組選手做好準備。”

“請第100米預賽第三組的選手上場,請第100米預賽第四組選手做好準備。”

“請第100米預賽第三組的選手上場,請第100米預賽第四組選手做好準備。”

趙昊煥和蘇神他們碰了碰拳頭,昂首挺胸走了上去。

趙昊煥的大名,現在已經是重新恢複了過來,他走上去後,顯然吸引來了不少的目光。

高挑的身材,清秀帥氣的麵龐,完完全全就是下一代田徑偶像的標準模子。

在至此之前,他可都是作為“眼鏡俠”湖凱接班人。

和趙昊煥一組的人,顯得有些緊張,就算是厲害一點的,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趙昊煥的成績已經是國內頂流,這是全運會獎牌級彆的高手,普通省隊高手哪裡敢大意。可趙昊煥一上去,立刻讓所有選手都呆了下。

不是。

他的起跑方式。

是不是有點,奇怪啊。

手受傷了嗎?

“昊煥打算現在開始做曲臂起跑了嗎?”寧德鮑問一邊的蘇神。

“嗯,寧姐,以狗煥的實力,就算是沒有發揮好,贏下來也不會費力。”趙昊煥在苦練下,加上他的年紀也接近18了,可以開始嘗試更多的大強度極限性力量訓練。隻要開始接觸極限訓練,其實達到一個最低驅動標準還是比較容易。

趙昊煥現在就是剛剛達到最低限度。

所以他也迫不及待準備把新技術開始結合上馬。

蘇神覺得這種比賽,沒有太多懸念,也不需要和去省隊一樣來個“下馬威”。

趙昊煥用來“練兵”,的確沒有毛病。

甚至這才叫做聰明。

就是兩個技術太多了,蘇神建議一個一個來,否則改變太大,容易出現問題。

最容易提高又不破壞其餘原本節奏的技術項目,無疑是曲臂起跑。

這也是趙昊煥現在做的這個。

蘇神想起趙昊煥在昨晚上問過自己的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