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介紹為輔收集為主,收獲頗豐的同時再成熱點人物(3.6/30w)(2 / 2)

秦淮茹乖巧的應了一聲,她向來很聽張元林的話,除了讓她選擇的事情會動腦子,其他任何事兒隻要是張元林的命令她都會無條件的服從。

來到車站,目送秦淮茹上了公交車,張元林沒著急離開,而是坐在一旁的馬路牙子上思考了起來。

老四九城的路雖然橫平豎直,但是小路太多了,張元林認識的那些老店麵基本上都在小路上開著,因此張元林需要規劃好一條合理的路線才行。

雖然名單還沒有列完整,但剛好人在外頭,不如順便去把事兒給辦掉一部分,畢竟張元林騎的是自行車,不是開車,這偌大的四九城繞來繞去的就更大了。

而且張元林還能趁這個機會再去拜訪那些老朋友,如果碰到鐵了心不想乾老本行,準備回祖籍老家的,張元林會問他們是否願意把秘方賣給他。

這些讓人讚不絕口,傳承至今的秘方都是靠老一輩的智慧和經驗摸索出來的,比那些科技與狠貨高級多了,如果能拿到秘方,將來就能找機會把它們的價值無限放大,賺更多的錢。

當然這個想法隻能埋在心底,不能說出來,否則在這個共產為主旨的年代會惹來很多麻煩,要知道現在的資本家們都將麵臨各種難題,張元林如果表明了要當他們樣的人,結果可想而知。

下午的時間很短,最多到五點鐘就得再來車站接人,於是張元林思索一陣子後就確定了目標,然後騎上車就出發了。

又要見麵又要交談,還得想辦法打探他們對秘方的重視程度,以及如何讓他們主動交出秘方,這些都是需要動腦子和花時間去說的東西。

所以張元林一整個下午就見了三戶,但相處的非常充實,差點把嘴巴給說冒煙了。

走出最後一戶的家門,張元林立馬進入靜止世界灌了好幾口冰鎮快樂水,這才覺得好一些。

其實這些秘方在靜止世界裡也能查到,可奇怪的是各種軟件書籍上查到的秘方都是有缺失的,要麼就是步驟上的描述不夠準確和精細。

張元林覺得還是要找真正的傳承者問清楚才行,而這也是張元林一下午隻見了三個人的原因。

關於進廠的事情張元林隻是說了十幾分鐘就搞定了,他們相信張元林不會害他們,所以給出的回答都很客氣,雖然沒有立馬接受,但是願意去廠裡看一看具體是什麼情況。

然後剩下的時間張元林就在跟他們討論相關的技術,靠著靜止世界裡查到的東西去拋磚引玉,對方沒想到張元林也是同行,在保持警惕的同時也更有話題了。

緊跟著張元林主動說出一些隱秘,把應該藏著掖著的東西率先說出來,讓對方放鬆下來,這樣大家才能更加坦白的去討論秘方的具體細節。

見自己知道的東西張元林也知道不少,那就沒什麼好遮掩的,該怎麼聊就怎麼聊,權當是高手之間的交流了。

但是這麼一來,張元林就能把自己認為不到位的缺陷全部補足,倘若對方願意賣出自家的秘方,張元林會給出一筆不菲的錢去換,假如對方不願意賣,反正張元林該知道的都知道了,對方給不給都無所謂。

張元林能保證自己得到完整的秘方後一定會找機會努力去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去,可對方作為傳承人不一定有這樣的野心和能力。

與其埋沒浪費,不如讓自己來發揚光大,否則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啊!

像二十一世紀的那些四九城老字號,張元林隨隨便便就能查到每一家的秘方大概是個怎麼回事,可具體的細節和缺失的部分還得找正兒八經的傳承人。

所以張元林給這些人介紹工作隻是一部分,關鍵還得完成自己的目標,就是收集並補足這些老字號傳承的真正秘方。

……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有了一開始的經驗,張元林很快就整理好了一份可以應對各種問題的話術,這樣接下來的拜訪就變得容易許多。

張元林就這麼開始了中介之旅,順便收集各種各樣的獨家秘方,一晃時間過去了大半個月。

其實對方的意圖如何,從開始說明來意後就能察覺到了。

有的人一聽體麵又高薪的工作就會眼睛發亮,這就說明他們並不想守著家裡的這份基業堅持下去,自然就不會死命留著秘方,越是如此就越好把事情辦妥。

可如果是明確表示沒興趣的,那就會讓張元林頭疼一陣子了。

尤其是遇上那些上了年紀,思想古板又性格偏執的老人,縱然是提前準備好話術和應急措施的張元林也會有翻車的時候。

不過這都不是問題,四九城看起來是有那麼多家老字號,但真正有精髓有新意的獨特秘方並不多。

畢竟不是誰家都可以做到數百年的傳承,期間會發生很多意外,要麼是突然斷了香火無人傳承秘方,要麼是被人偷師後再進行改良乾死了原版,要麼就是被不肖子孫胡亂改造給弄的亂七八糟等等。

張元林用這種廣撒網的方式確實是能弄到不少秘方,可很快他就發現部分的秘方核心技術都是一模一樣的,區彆就在於部分步驟的不同,說明他們師出同源,就是不知道怎麼演變成了這麼多的版本。

在這種情況下,張元林還得擦亮眼睛去核實真假,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自己動手按照這些秘方的步驟進行詳細的測試,把做出來的東西自己試一試,這樣才能得知哪一個版本是最好的。

張元林並不會刻意的去追求原版,也不在乎哪一個版本才是根正苗紅的鼻祖,再好的東西一成不變也是不行的,閉門造車時間一長就隻能是自嗨了。

說實話,二十一世紀的那些爆火的老字號或者是網紅店都是各具特色的,但它們有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少不了科技與狠貨的摻雜。

如果隻是偶爾吃一頓那沒什麼問題,可要是長期食用肯定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

張元林是希望能挑出一份味道最好,同時也是最健康的秘方來,做到真正的食補強體,而非虛有其表,說是大補的東西吃下去屁用沒有還齁鹹,最直接的後遺症就是吃完得狂喝水。

除了食物方麵,張元林還想去收集那些真正有效的土方子,例如能讓跌打腫痛快速愈合,效果立竿見影又沒有其他影響的藥物,再比如能真正有作用的中藥補品,又或者是某些老中醫自創但沒有普及的針灸手法等等。

曆史車輪滾滾向前,推著時代進步的同時也會消磨毀掉一些真正的好東西,而張元林的目的以及初衷就是把那些好不容易才創造發明出來的好寶貝儘可能的保留並傳承下去。

這,就是張元林認為的有趣之處。

作為炎黃子孫的後代,先輩們好不容易琢磨出來的東西如果就這樣被輕易的丟棄和磨滅,那也太可惜了!

很快時間來到一個月,張元林收集並保存在靜止世界裡的秘方已經達到了一百份。

期間張元林挑挑揀揀,最後留下來的隻有三十份不到,這些還不是最終能留下來的,隻是張元林沒那麼多時間去專注的挑選和研究,他還得繼續規劃路線,去把能拜訪的人全部走一遍,然後就又要開始下一個計劃或者是項目了。

除了在秘方上的收獲頗豐以外,張元林這位大廠中介當的確實不錯,目前可以確定的是給各大工廠或者單位輸送了最少五十名經驗豐富的技術性人才。

讓這些有真材實料的人進入大廠,然後把他們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去,這樣既能解決難題優化效率,也能有機會把他們的技術進行推廣和普及,從而提升行業內大部分工人的水平。

也許這對個人而言是一種不公平,可是對整體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像張元林也不會對修理技術過分的藏匿,隻要有人肯誠心請教,張元林都會進行指點,如果是有領導要求張元林去當講師給其他機修工們上課講解,張元林一樣不會拒絕,甚至會事無巨細的解釋清楚,但具體能教出多少個人才,那隻能看聽課的人自身的造化了。

對於這些擁有技術和經驗的人才,張元林會幫他們談下足夠合理的薪資,既然拿了相應的酬勞,那自然是要聽從命令把事辦好的,這樣他們對於個人技術的公開就不會那麼的抗拒。

總的來說,張元林是乾了一件大好事,對各大行業的進步和發展都起到了相當關鍵的作用。

當然這份功勞張元林不會自己搶著要,但架不住各位領導的熱情,很輕易的就把張元林抬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

這麼一來,從不主動與人宣傳這事兒的張元林又成了單位裡的熱點人物。

而張元林作為軋鋼廠的一名員工,自然在軋鋼廠的熱度是最高的。

因為張元林得到的榮譽太多,出名的次數也多,讓不少人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誰讓他是張元林呢?

可也有些人看不過去,覺得有問題,而還有的人則是看張元林這麼能乾,立馬就動起了歪腦筋。

這天下班路上,劉海中和易中海碰了麵。

兩人走在一塊兒,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然後不知不覺就說到了張元林的身上。

看起來是無意間的提起,但實際上兩人心裡都惦記著這事兒,自然話題免不了的湊到了一塊兒去。

“就張元林那事兒,你都聽說了吧?”

“嗯,聽說了,整個廠子都鬨的沸沸揚揚,我見誰都在跟人討論著事兒。”

“我說老易啊,你也沒想到吧,張元林這小子真行嘿,我都不知道他有這麼大的本事呢!”

“嗬,不就是找些有本事的人,把他們送進廠麼,老劉,不是我吹牛胡扯,以咱們這歲數和閱曆以及人脈,想找些在某方麵很厲害的人不難吧?”,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