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抄家暴富(2 / 2)

而他需要的糧米食鹽等物,也是收貨不菲,足足五百萬石的米麥,是大明朝如今一年四分之一的稅糧收入。

由此可見孔氏與這些士紳地主們究竟是多麼富有。

怪不得曆史上黃台吉如此熱衷於入關打劫,而且每次必去山東,即使是部隊損失慘重依然如此,換做是朱由校來,他也會這樣做。

而土地田畝等固定資產,實在是太多了,沒個一年半載的恐怕統計不完。

朱由校也不急,他先從全國各地重新挑選官員赴山東任職,先穩住地方衙門的正常運轉,再好好的盤算統計。

同時也趁這個大好機會,在山東各個府城正式建立錦衣衛鎮撫司,每個府城設鎮撫使一人,北鎮撫司緹騎一百,負責監督地方衙門以及統計抄家之事。

錦衣衛衙門也算是走出兩京,在行省設立了正式機構,對於朱由校掌控地方的中央集權,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朱由校也開始完善北征事宜。

他先是令熊廷弼聯係阿敏,告知他明軍不久即北征遼東,讓他準備好接應。

宣府大同的兵馬,也早已集結完畢,包括從其他軍鎮調派的後勤部隊,全部都以就位。

所需的糧草物資,朱由校則是先從自己的內帑中調取墊上,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早已分批次的運送到宣府和大同。

而遼東方麵,則早已準備就緒,朱由校早在去年就命顧秉謙和孫雲鶴在遼陽建造了軍儲基地。

去年征收的三省秋糧,雖然沒有把軍儲基地填滿,但也足以供應大軍所需的軍糧了。

孔氏之事畢後,朱由校再一次將目光放回了京師。

此次他的動作有點大,朱由校又要長時間離開京師,因此他必須要確保朝廷中的主要官員和機構,都是自己的人。

首先就是擔任了天啟朝近三年內閣首輔的王象乾致仕,雖然他很多時候都站在自己的對立麵,可對於這個四朝老臣,朱由校還是給予了他足夠的體麵。

內閣次輔徐光啟,自然而然的接替了他的位置,王在晉接替徐光啟,程國祥正式入閣。

六部尚書及侍郎,朱由校沒有動,因為這些位置上大部分本就是他提拔上來的人,一些中立的官員朱由校也沒有合適的人選進行替換。

軍隊以及警部,也正式確定了所屬職責。

羽林近衛軍作為自己的親軍,由皇帝親自掌管,四大營的參將,位同軍鎮總兵官,直接對皇帝負責,負責征戰事宜。

城防軍則是由軍部管理,勳貴擔任提督,首任提督自然是勳貴中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張世澤。

畢竟英國公一家也是忠心耿耿,自己繼位之初以及初建羽林軍時,如果沒有張維賢鼎力支持,不會這麼順利。

城防軍的職責則是負責京師外城區域的防衛工作。

而內城由禦林軍負責,到時馬祥麟這個統領自然也是要隨戰出征的,因此這個留守京師的人選,朱由校這段時間一直拿捏不定。

勳貴已經掌握了警部和軍部的話語權及兵權,這禦林軍自然是不能再讓他們沾染的。

文官就更不用說了,京師的這三支軍隊,他費儘心思才把軍權拿回來,是絕對不會再讓他們有可乘之機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