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拉網(2 / 2)

此時的他們,已經沒有了其餘的選擇,隻能站在張瑞圖的這一邊,去擁立廣藩。

一旦成功,那他們就是潑天的功勞,想要在朝中再掌大權,可謂是易如反掌。

於是兩波人就在乾清宮中吵的不可開交,好像是在菜市場一樣,雜亂不堪。

文官們不顧形象,甚至於皇家威嚴在這大吵大鬨,武官們倒是一言未發。

經過朱由校的軍改以及整頓,又殺了一大批勳貴,此時夠品級前來參與這場會議的武官本就不多了。

像張維賢這個棋局之外的觀棋人,自然是不會沾染上分毫。

郭應麒等寥寥幾個勳貴,也都被暗示提醒過,此時都是默默的站在一旁看這場好戲。

至於曹文詔和馬祥麟以及秦邦屏等一眾將領,都是皇帝的心腹,沒有皇帝的金牌和令旨,他們也是不會有什麼動作的。

雖然期間也有不少的官員大臣像與他們交好,或是拉攏,他們都是直接不見,選擇避嫌。

代皇帝掌管羽林軍十幾萬精銳的張維賢,對這些想要利用自己的人,更是破口大罵,各種口頭威脅,絲毫不給他們麵子。

因此今日這一場爭辯,在場的人雖然不少,但主要還是以王在晉和徐光啟為首的保皇黨官員,張瑞圖以及東林黨和江南士族兩方勢力的在鬥法。

整整一個下午,乾清宮的內殿就沒有安靜過哪怕一息時間。

到了皇帝給的期限時間,他們雙方還是沒有人退步,依然是堅持己見。

而他們所呈上的奏疏,朱由校也沒有去看。

隻是讓魏忠賢按照他們推薦的人挑選分類。

朱由校向來就明白一個道理,光是聽人說沒有什麼卵用,而是要看人怎麼做。

在這種需要緊急站隊的關鍵時刻,他就不信他們還能壓製的住內心的欲望和野心。

而這也是朱由校對於皇明祖訓的一次試探。

朱元章的祖製,雖然對大明起到穩定安邦的作用,可在許多方麵都限製了大明的發展。

曆代皇帝每一次想要變動或是改革,都會被一些人拿祖製當做借口理由來阻止。

如果皇帝掌握實權,說話管用的情況下還好,就像朱棣那樣,不顧祖訓自己想乾啥乾啥。

可要是皇帝羸弱,政令出不了皇宮,就像景泰帝和孝宗那樣,那大明的地基,恐怕三五年就得被挖空來。

因此他才會任命瑞藩為監國,把他推上去和朱由檢打擂台。

而後自己躲到幕後,看看朝堂上那些官員內心的真正想法。

同時也可以間接的去撬動祖製,為以後的改革鋪平道路。

“那狀元郎盧象升,今兒個還真是讓老奴開眼了,沒想到他一個踏進官場尚不足的小小五品官,竟然趕在群臣麵前當眾質疑和反駁一位尚書。”

當朱由校詢問今日之事時,魏忠賢也是實話實說,並絲毫不吝嗇自己對於盧象升的好評。

朱由校也是感到意外,盧象升確實是有點鐵頭娃的,而且也是一心想要做事中興大明的人。

但在他這個年齡和資曆時,就敢站出來,不得不說他確實極具個人魅力。

也從側麵驗證朱由校並沒有看錯人。

“這幾天,把你手下所有的番子都給朕派出去,朕會讓楊寰的北鎮撫司也配合你。”

“記住一點,朝官回去之後乾了什麼,說了什麼,和哪些人會了麵,總之任何的風吹草動,你手下的番子都務必要知道,而後呈報於朕。”

“要是壞了朕的事,你這個威風凜凜的廠公,也就做到頭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