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皇帝得罪的可不止官員士紳,那些文人學子,尤其是南京國子監的那些監生貢員,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被皇帝從京師驅趕而來的。
他們的怨恨和不滿,自然也是可以利用的。
總而言之,他們就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把水攪渾,越亂越好。
而這樣做的效果自然是非常顯著的,尤其是作為陪都的金陵城,同時也是大明朝的政治和經濟中心,消息的傳播可以用恐怖來形容。
而且背後的推手,可是眾多的士紳豪族、官員學子。
而南京的六部以及官府,可以說是最後一個得知此消息的,沒有絲毫的準備。
因此短短幾天時間,皇帝遇刺的消息就已經是人儘皆知。
上任不久的兵部尚書崔呈秀,作為南都權力最大,同時也是皇帝提拔的官員,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可即使他反應極為迅速,派出許多的官兵和衙役抓捕造謠之人,可依然不能阻止事情愈演愈烈。
“都督,依您之見,外麵傳的那件事,可信嘛?”
南鎮撫司衙門大堂中,田爾耕召集了手下的所有千戶和百戶,嚴令他們管控全城。
可消息早已傳開來,人人都在議論關注此事,如何能夠阻止?
至於抓捕?整個金陵城有近百萬的人,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庶民農戶,應有儘有。
難不成他還能把人都抓了?
而麵對下屬的詢問,一向雷厲風行的他,也隻能無奈啞然,根本無法回答。
思慮良久之後,田爾耕終於回道:
“依本都督來看,此事八成不是空穴來風,陛下在京師恐怕是真的遇刺了,否則那些背後散播謠言之人也不敢如此大膽。”
“隻是具體的情況,以及陛下的龍體是否安康,就不得而知了。”
剛剛詢問的那名清秀漢子繼而說道:
“都督為何不派快馬回京問一下指揮使?”
“正好南都如今也有動蕩之像,這幾日發生的事,也該彙報給指揮使才是。”
聽得此話,皺著眉頭的田爾耕也是點點頭道:
“你說的不錯,本都督也正有此意,但茲事體大,這件事也不是我能拿捏的住的。”
“你們務必要提高警惕,防止一些居心叵測之人,利用此事的影響生出彆的事端。”
“我去一趟玄武湖軍營,你們等我的消息。”
“都督放心,我等必儘忠職守。”
田爾耕一路快馬疾行,終於是趕在黃昏時刻到達了南京防務兵備駐防軍團的大營。
自張世澤回京複命之後,這三萬多軍隊就由總兵官李之才獨自掌管,可以說大權在握。
而田爾耕此行來的目的,自然是要與這位手掌兵權,深受皇帝信重的將軍商議此事,與他聯名上奏彙報南都之事。
李之才是孝陵衛出身,家族世代從軍,世襲官職,他弟弟李之龍也是在不久前平定了福建叛亂,對皇家的忠誠自然不必多說。
田爾耕很快就將事情講明,李之才雖是武將出身,但並不是沒腦子的人。
也知道茲事體大,此事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二人一番合計過後,立時就寫了奏疏,派了軍中快馬日夜兼程趕赴京師。,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