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偎在丈胸膛上的張嫣,哪裡想到皇帝會突然問她這事,可也是快速的回應道:
“臣妾父親一直安康如常,陛下怎麼突然問起了臣妾父親?”
知道張嫣瞞著自己,朱由校想了想,索性也不在裝傻充愣了。既然她不願說,那乾脆自己點破。
這種瑣碎小事,早點解決早好,省得鬨人心。
而且張國紀那個人,他可是了解的很,就不是安分的東西。
要是還不給他點顏色看看,這家夥真有可能開染房。
還想要爵位,他做夢都不會給他。
張國紀本就與官員士紳們有著緊密的關係往來,尤其是東林黨人,可以說他就是東林黨人的爪牙。
在曆史上,張國紀授封太康伯後,借著這雙重身份,可是好不瀟灑自在。
經商之路一帆風順,不止東林黨人更為倚重他,就連江南那些傳統的士族豪紳,都開始巴結於他。
而張嫣的出身以及她的經曆,是注定會站在他們那麵的。
所以曆史上天啟皇帝才不喜歡張嫣,甚至於厭惡她。
等過了幾年後,慢慢長大的天啟皇帝竟然發現滿朝都是東林黨人,感到非常的震驚,或者說是恐懼。
他當機立斷,立刻奪了張國紀的爵位,並把他趕回河南老家,不準離家半步。
自此斷了外臣與宮中的聯係,至少明麵上是這樣。
隨後就開始疏遠張嫣,並以魏忠賢和客氏為心腹,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開始肅清東林黨人。
也正是在天啟五年之後,魏忠賢終於不在是小打小鬨,開始以各種手段和陰謀,偽造強加各種罪名,大肆屠殺東林黨人。
而客氏也開始了自己的行動,她直接取代了張嫣,成為了實際上的後宮之主,開始肅清宮中東林黨人耳目。
天啟皇帝對這些事情自然是知道的,但他一直沒有過問,也沒有責怪魏忠賢和客氏,而是躲在幕後,因為這都是他授意的。
而知曉這一切的朱由校,為何還會選定張嫣為皇後,並且特意的去提高她的地位呢?
還是要平衡,東林黨人確實該殺,江南的世家大族,也不能放過。
可他要是知道全把他們殺了,其他的黨派,也會興起的。
比如那半死不活的三黨,還有現在圍繞在魏忠賢身邊的一些趨炎附勢之徒。
難道他就這麼一直殺嘛?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必須要平衡,至少不能直接斷了他們的活路,總得給他們見到一些曙光希望。
而張嫣這個東林黨人推出來的皇後,自然就是他們最好的希望寄托。
包括住在慈寧宮的劉太妃,她與東林黨人之間的關係,也不淺。
不過現在的她,對朱由校已然沒有威脅了,但是後宮也不能沒個主事的人,自己也懶得管,乾脆交給他了。
隻要自己所在的前宮,能牢牢掌控在手裡,就足夠了。
王朝輔是自己從小到大的玩伴,還有魏忠賢這個人,都是不會背叛自己的。
更何況還有劉若愚那剛剛重建的西廠和楊寰的錦衣衛在呢。
除非他們都淪為了文官的走狗,否則自己不可能輸。
後宮那地方,他半年都未必去一次,去了也是象征性的問候一番。
坤寧宮那地方,他過夜的次數屈指可數,而且沒有定律,所以也不用太過擔心。,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