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碰到這種絕佳的機會,他自然是毫不猶豫把他們一鍋端了。
可朱由校是痛快了,張維賢就苦了,這丟失的可是他張家的名望信譽啊。
而且他也確實是儘心儘力,效果也不錯。
要不是因為他一把年紀了,還這麼操勞,朱由校真的不想解釋太多。
“陛下,臣以為,此事辦的不妥。”
“勳臣之中,雖有朱純臣這等叛逆,可也還是有忠臣良將的,現陛下這麼一股腦的全殺了。”
“天下之人不止會認為陛下薄情寡義,還會說陛下不孝,史書中,尤其是那些文人儒士們,必然大肆編排。”
朱由校當然懂得他說的什麼意思。
可是他真的不在乎啊。
在封建王朝中,皇帝看似無所不能,可實際上也是有局限性的。
秦始皇隻是殺了一些欺騙他的儒士,就被汙蔑為暴君,甚至說焚書坑儒。
太祖皇帝畢生都在反貪反腐,一心為百姓著想,可結果怎麼樣,還不是被汙蔑為暴君?
大明還在呢,朱家人還是皇帝呢。
這種說法以及認知就已經廣為流傳,可想而知,文人們的筆杆子和嘴皮子到底有多麼厲害。
所以他必須要效彷滿清,用刀子殺的他們怕,殺的他們膽寒。
“老國公就不必想這麼多了,你也不是第一天認識朕了,知道朕是什麼樣的人。”
“這些勳貴,哪一個不是劣跡斑斑?哪一個沒有貪贓枉法?”
“朕殺了他們,是為我皇明的顏麵,他們做的那些醜事,一旦宣傳出去,可知是何後果?”
“可”
“行了,老國公年歲已大,就不要在操心這些事了,朕心裡有數。”
張維賢還想說,卻直接被朱由校給打斷。
眼見如此,張維賢也隻得默默的歎口氣,回到了皇帝賜的凳子上坐著。
“今天召你們二人來,說到底是給你們交個底,以後安分守己,莫要再違法亂紀了。”
“臣謹遵聖命。”
兩人齊聲回道。
這下他們才算是真的放心了。
“此次平楊逆叛亂,出塞征伐蒙古,培民的表現都不錯,也立下了不少軍功,朕已經調他入禦林軍任千總了。”
聽到這話,郭應麒也不在緊張了,頗為激動的跪謝道:
“劣子本頑固貪玩,幸得陛下選中入皇明學院,儘心培養,才改邪歸正,臣代劣子謝陛下天恩。”
朱由校點點頭,隨後又對著楊崇猷說道:
“彰武伯的兩個兒子,行軍打仗也不賴,還是有些本事的,到如今還能拉的開硬弓,去的了草原。”
“比起那些貪生怕死,隻知吃喝玩樂廢物來說,當真是一股清流啊,我皇明勳貴中,還後繼有人,朕還是很高興的。”
“威毅侯當年戍守西北,威震瓦剌韃靼,被憲宗皇帝譽為西北長城,你們身為威毅侯的子孫,朕希望你們能重拾祖輩的榮譽。”
能得皇帝的讚譽,楊崇猷也是極為激動的。
兩個兒子在戰場的表現他早已知道了,當時就把他興奮的睡不著覺。
現在入了皇帝的眼,他楊家豈不是又要發達了?
“臣必牢記陛下教誨,隻要朝廷需要,陛下一聲令下,臣這一家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