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明軍的北征,足足耗時近兩個月。
當李文勝領著勝利之師回到大同時,天啟二年的明軍二次北征漠南,才算是落下帷幕。
沒錯,李文勝是三路北征大軍最晚回師的,曹文詔則是最先返回的。
原因無他,實在那些蒙古人早已遁逃,難以找到,曹文詔無奈回師了。
可即使如此,他也不是沒有戰績斬獲。
一個多月的時間,他掃蕩了三個部落,斬獲的首級,也有七千多顆。
當然這裡麵包括了老幼婦孺的,真正的的青壯首級,不過兩千來顆而已。
而滿桂的斬獲就更慘了,比曹文詔還不如,因為已經有過一次出關掃蕩。
草原東南部的蒙古部落,還沒等明軍北征,就早已望風而逃。
他就掃了兩個千戶部落,還是那種半死不活的。
青壯首級,不過千餘顆而已。
可他也知足了,畢竟已經立下過戰功,人不能太貪。
三路明軍的捷報,早已傳遍了大同各個角落。
國朝能有此大勝,實在是大幸,尤其是老百姓,更是感激涕零。
他們居住在這邊關之地,飽受摧殘,蒙古人每一次南下打草穀,他們都要遭殃。
朝廷此番蕩平了漠南草原,再有皇帝的新政,他們終於是有好日子過了。
甚至有些百姓,自發的跑到代王宮外,跪地高呼皇帝萬歲,天啟也威武聖明雲雲。
而在交泰殿中的朱由校,此時也是很興奮的。
自己登基兩年,總算是乾出了一點功績,漠南一平,邊鎮無憂了。
最讓他興奮的是,李文勝不負他的重望,一戰打敗黃台吉,斬首建奴三千級。
中路騎兵軍團斬殺的首級過萬,比滿桂和曹文詔的斬獲加起來還要多。
此時的朱由校,心情大好,核驗完斬獲的戰果首級後,封賞的聖旨,也終於是響透了交泰殿。
李文勝戰果最豐,軍功之最,朱由校也兌現了臨行前的承諾。
他被封為大同總兵官,總領大同一應軍備防務之事,授封征西前將軍,掛將軍印,賞銀二千兩,錦緞百匹。
遊擊將軍李威,立有大功,賞銀二千兩,錦緞百匹,但因傷勢太重,職位暫不做調整升任。
遊擊將軍虎大威,因功升任大同鎮城西路分守參將,賞銀千兩,錦緞百匹。
左擊將軍宋超,升任驍騎營遊擊將軍,接替虎大威,賞銀五百兩,錦緞四十匹。
千總李宏,升任左擊將軍,賞銀二百兩,錦緞四十匹。
還有兩個隨軍出征勳貴子弟,這一仗也是立下了軍功,好好鍛煉了一番,被朱由校提為驍騎營的哨總。
而西路主將曹文詔,則是升任為驍騎營參將,接替李文勝統領羽林軍四大營之一。
這讓一眾將領有些意外,尤其是李文勝。
他升任大同總兵是板上釘釘的事,本想著此番軍功可以助李威升任參將,沒想到卻傷勢過重被曹文詔這小子撿了便宜去。
曹文詔手下的兩個左擊將軍,汪貴和張濤,也都升任為遊擊。
滿桂已經是屬於現今武將官職的天花板了,不僅是掛印總兵官,還被授予了王命旗牌。
即使立有不小軍功,他的官職也不能在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