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由校也想過廢除所有的貨幣,統一鑄造並發行使用成色高,易分辨的銀元,也就是民國時期的袁大頭。
可銀元的價值實在太高,普通百姓哪裡用的起,不可能什麼都用銀元來支付吧?
那豈不是他這個皇帝抬高了整個國家的物價嘛?
這樣大明滅亡都不用等到李自成了。
因此這銅錢還是非常需要的。
隻是這防偽標識,著實讓人頭疼沒有工業技術的情況下,搞這玩意實在是折磨人。
可他又不得不弄。
而且他現在大同,條件也實在有限,要是在京師,說不定會有法子。
可此時他又抽不開身,新政的第一次推行和改革,他必須坐鎮,否則還不知道會出什麼亂子呢。
現在也隻能期待著,北征大能夠早日結束戰事班師凱旋了。
“這些蒙古人真是越來越不經打了,我記得上次隨陛下打他們的時候,他們還敢衝殺呢。”
“現在就好像那驚弓之鳥一般,聽到一點動靜就玩命的跑,實在是沒意思。”
看著癱滿一地的蒙古人屍首,李文勝對著手下眾將頗為失望的說道。
“我天軍之威,帶著雷霆之怒征伐草原,豈是這些韃虜蠻夷所能承受的?”
“將軍當寫封捷報回大同才是,我軍短短三天就連破韃虜兩個部落,斬殺韃虜首級近萬,陛下要是知道了,這大同總兵官之職,非將軍莫屬了。”
說話的這人是驍騎營的一個遊擊將軍,名為宋超為人驍勇善戰李文勝還是頗為賞識他的。
“這升不升官的本將軍倒不是很在乎,隻要能上陣殺敵,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現在戰事尚未結束,本將軍就寫捷報,豈不是邀功之舉?”
“將軍心存大義,屬下佩服至極,可屬下認為,這升官與為國朝效力也不衝突。”
“將軍立了功,自然是要封賞的,何況陛下金口玉言,屬下以後還要跟著將軍繼續殺敵,建功立業呢。”
李文勝雖然對於升官發財不是很感興趣,可好勝心卻是很強的。
在他看來,也就隻有同是孝陵衛出身的,他的二哥李如鬆勝他一籌了。
就算是他大哥周興武,他也並不覺得自己比他差。
而且他可是一營參將,那曹文詔不過是他的部屬而已,沒想到此次北征卻和自己平起平坐了。
如果被他壓了一籌去,豈不是顯得自己很無能?
經過宋超的一番勸說,李文勝也是采納了他的建議,當即就讓十幾個親兵拿著自己寫的捷報回了大同。
“四哥探騎都撒出去了五六十裡了,還是沒有情況回報,看來這一帶,是沒有韃虜部落了。”
“依小弟之見,我軍還是不要繼續向北了,否則後勤糧食怕是供應不上,不如往東去吧。”
李威本是輔兵營參將,雖不如李鬆平和李如勝二人能征善戰,可也有一身不錯的騎射本領,極為勇武。
朱由校正是看中了他的勇武,才將他調入驍騎營擔任遊擊的。
雖然南京不同於北地,可他們這些世代沿襲孝陵衛官職的武將,戰馬還是不缺的。
武藝自然也是不差,孝陵衛的操練和標準是極為嚴格的。
要知道,曆史上孝陵衛可是打過張獻忠、和滿清的強軍。
當滿清軍隊入主南京,勳貴文臣,包括南京軍隊全部投降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