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趁他病要他命(1 / 2)

此次出塞北征,朱由校可是下了血本的。

北征大軍共計將近六萬人,是由從大同邊軍、宣府邊軍,以及驍騎營與輔兵營中挑選精銳而組建的軍團。

光是騎兵就有三萬多人,而作戰的主力部隊,也正是這三萬騎兵。

剩下的步軍和輔兵營一萬多士卒,則是為大軍斷後 護送騎兵軍團所需之糧草的後勤部隊。

朱由校分三路出塞,一路由李文勝統領,驍騎營五千蒙古騎兵以及大同五千騎兵組成。

共計一萬騎,從大同鎮城直接出長城,直撲草原腹地。

另外一路則是由曹文詔統領,同樣也是一萬騎兵,明軍士卒和蒙古士卒也是對半開。

沒辦法 誰讓朱由校手下的蒙古人實在是太多了 兩萬多蒙古青壯,光是養他們就是一筆不菲的開銷。

而且還不穩定,不花重金他們也未必心甘情願給你賣命,隻能通過戰爭的手段慢慢的把他們消耗掉了。

要知道驍騎營中,漢人士卒也不過兩萬多人而已,這已經是快要失衡了。

明軍士卒的性命,可比這些蒙古人金貴多了,都是他辛辛苦苦練出來的,以後還有更重要的發展,可舍不得讓他們就這麼死了。

而且這些蒙古人對於草原的天時地利,以及氣候溫度這些也是了如指掌,用他們也是最好的選擇。

他們將繞道從大同正西出關,沿著土默特諸部和漠南草原的分界線,向東掃蕩。

滿桂則是領著自己本部的五千騎兵,再聯合敖漢等歸附部落的軍隊,共計一萬三千多人,由東向西進攻。

呈三麵合圍之勢,從三個方向掃蕩草原。

這樣規模的騎兵軍團,在整個明朝曆史上 也是極為罕見的。

雖比起洪武年間的北伐,和永樂年間的北征來說,有些小打小鬨。

可也證明了,現在的大明,再也不是那個隻能被動挨打的大明了,現在的明軍,也一掃頹勢,可以主動出擊,以敵之所長,殺人誅心。

“陛下,此時當與民休息,儘快恢複國力,才是首要。”

“而不是一味的賺取軍功,窮兵黷武,以至本就不富裕的國庫雪上加霜。”

陳奇瑜有些想法雖然和朱由校很相近,也是個帶兵的總督,可他骨子裡,還是文人墨客 滿腦子的儒家思想。

“陳卿難道不知道,趁熱打鐵的的道理?”

“此時草原上局勢魚龍混雜 林丹汗遠遁於漠北求助於喀爾喀,整個漠南草原已經是群龍無首,混亂不堪了。”

“我大明之軍,如今士氣如虹,將敢戰兵敢衝,不趁他們虛弱之時出動大軍一舉掃除。”

“莫非等幾年之後,他們恢複了元氣,再度整合團結起來,花上比如今還要多十倍百倍的代價,去和他們打不成?”

“趁他病就得要他命,不把那些虎視眈眈的豺狼虎豹給打死,怎麼休養生息?”

“正所謂野火燒不儘,春風吹又生,你讀了這麼多書,不會連這個道理都不明白吧?”

其實朱由校一定要出兵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黃台吉。

錦衣衛的勢力和能力,這兩年來恢複了不少,在草原和遼東都有了不少刺探軍情的探子。

再得知黃台吉竟然出現在草原上時,朱由校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把他給滅了。

否則他不會出動六萬大軍的,就草原上那些苟延殘喘的韃虜,有一萬精銳騎兵,就可將他們掃蕩乾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