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點
之前之所以不打,是不想造成太大的傷亡,損耗自己的實力讓那楊洪得好處撿便宜。
現在楊洪已經帶著大軍來了,還主動承擔三個進攻方向,他們也就沒有什麼好顧慮的。
幾個部落的首領都是抽調了一個千人隊出來,輪番的進攻羽林軍,根本不給喘息的機會。
防守的羽林軍在李興的指揮下,也不是不慌不亂,就依著蒙古人進攻的節奏來。
“不要慌,依次裝填,間斷三輪齊放,注意旗手號令,火銃手做好準備。”
李興帶的大多是新兵,雖然訓練了幾個月,可沒有上過戰場。
麵對氣勢洶洶的蒙古騎兵,李興擔心他們會被嚇住,因此親臨第一線指揮,鼓舞士氣。
他從軍多年,各級的將官又多為老兵擔任,在他們的協助和配合之下,抵禦蒙古人的羽林軍軍陣並沒有出現問題。
反觀楊洪這邊,情況卻是不容樂觀,軍隊已經徹底失控了。
在袁彬的號召帶領下,大同的將士已經與楊洪的親兵家丁廝殺了起來。
他們喊出的口號是誅殺反賊楊洪,立功反正,因此場麵混亂不堪。
大軍陣前倒戈,這是楊洪一直擔心的事,沒想到還是發生了。
這也是為什麼,他非要請蒙古人來幫助的原因。
可惜的是,那些可恨的蒙古人,也是出爾反爾,言而無信之人。
導致他被逼的隻能走這一步險棋了。
這樣的情況他雖然有所預料,可真的發生了也沒有辦法。
他帶著自己這一千家丁拚命的抵抗,已經把全部的希望寄托於自己的兩個侄子,以及兒子身上了。
他雖然不知道自己兒子在哪裡,一直沒有露頭,也沒有和他聯係,可他認定,楊俊就在這附近。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楊洪的認定非常準確。
此時的楊俊,帶著獨石和馬營兩鎮四千精騎,已經是到達了戰場附近。
而且他還發現了禦林軍的位置,他知道這支軍隊肯定不是自己人,而且身穿盔甲製式,也不一樣。
既不是邊軍布麵甲,也不是他所見過的羽林軍那種精鐵甲。
這支軍隊太不一樣了,所以一直都蟄伏著,沒有亂動。
因為他還在偵查,必須要搞清楚這支軍隊到底是什麼來路,他才能做出判斷。
而朱由校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後背,居然還有一支想要自己命的軍隊。
他的注意力一直被正麵所吸引,而且他是從宣府過來的,因此從來都發現過楊俊的蹤跡。
楊俊本來也沒有發現他的位置,誰知朱由校為了更好的觀察戰場情況,帶著軍隊跑到了地理位置較高的地方。
楊洪他們雖然發現不了,可楊俊卻不一樣了,他就在朱由校的後麵,都不用找,在官道上一眼就能看到了。
“稟指揮,情況還是不明朗,我們不敢靠的太近,否則太容易被發現了。”
探騎的彙報,讓楊俊很不滿意。
既然搞不清楚情況,那正麵戰場他壓根去不了。
他隻能將目標轉移到這支軍隊上了,不管他是哪裡來的,隻要不是自己這邊的,打就對了。
而且必須要先發製人,否則這一戰必敗無疑。
而此時全神貫注,看著戰場情況的朱由校,還沒有意識到危險。 15142/10363817,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