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了敵軍主力的具體位置和行軍路線後,朱由校很快就開始了部署安排。
三萬騎兵全部撒出去,分彆由李文勝領七千騎,曹文詔領五千騎,猛如虎與虎大威各領五千騎,從四個方向迂回包抄。
然後由六個勳貴子弟各領一千騎,占據敵軍所有的退路和要道。
雖然這六個勳貴不過學習了幾個月的軍事許多方麵還有待提高,可這是一場必勝之戰。
早點讓他們上戰場積累經驗也是好事,畢竟他們作為勳貴的新代表,早一點出場,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好事。
可打仗這種事也不是鬨著玩的,對於他們的能力朱由校還是有點不放心的。
因此各派了一名佐擊將軍擔任他們的副手,實際上也就是真正的領軍將領,這一點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六個勳貴子弟不過是頂著名頭鍍金而已。
這些騎兵可都是耗費了許多的錢糧資源,以及時間才訓練出來的,可不能被他們給謔謔了。
最後的兩千騎兵,朱由校決定把他們留在本朕之中,到時一旦形成合圍,還是需要騎兵來發起反衝鋒的。
而虎賁營和神機營的兩萬軍馬,朱由校從中各自抽調出五千,按照計劃,護送著自己的禦駕繼續前行。
不過這次不是往大同去了,而是正麵迎著敵軍前進。
這一切都要顯得自然,不能被對方看出端倪來,否則他想要全殲的想法,恐怕就隻是空想了。
隨後他又傳了一道諭旨給滿桂,令他立刻領精騎出宣府。
剿殺草原上的那些歸而複叛的蒙古部落。
朱由校深知春風吹又生的道理,既然要出手,那就得快、準、狠不能留他們的生機將來反撲。
他不會像憲宗皇帝一樣心慈手軟。
所以諭旨上明確寫道,不論老少婦女,全部斬儘殺絕。
滿桂雖然是蒙古人,可他家世代居住在大明,與蒙古各部的關係也不咋地,相信這一點他還是能做到的。
隨著時間的推進,事情的發展也確實如朱由校所預料的那般。
蒙古主力沒有改變路線,此時雙方一西一東,已經距離不過二十裡了,明軍已經做好了隨時結陣防禦的準備,就等蒙古人來攻了。
已經進入大明領土數百裡的蒙古人,雖然沒有遇到過抵抗,也是楊洪請他們進來的。
可基本的防備還是有的,探騎很快就發現了打著天子儀仗,數萬兵馬護衛的皇帝禦駕。
“想不到能在這裡遇見明朝皇帝,實在出乎本台吉的預料。”
“看來那楊洪沒有欺騙我們,看來他是真的想要造反了。”
“或許那楊洪說的有些道理,這次不止是他的機會,同樣也是我們的機會如果能俘獲大明朝的皇帝。”
“那大明朝那取之不儘的財富,和用之不竭的糧食物資不都是我們的了嘛?”
“我們的族人也不會因為饑餓和寒冷而死在草原上。”
“如果能使得明朝北方大亂,那我們就可以號召蒙古各部,南下攻略說不定有機會攻破大都,光複大元。”
烏拉特部的的台吉分析說道。
他是達延汗的後代,屬於黃金家族的分支,因此也是有著一定野心的。
這也是林丹汗為什麼不能完全統禦蒙古部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