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朱由校遲遲沒有反應,王在晉又是提醒道:
“陛下,此事不可拖,當速速決斷才是。”
朱由校也是抬起頭來,結束了自己的思考。
對內閣三位大臣說道:
“你們難道不覺得此事有些蹊蹺,有些巧合嘛?”
“朕前不久才命李之才和張世澤二人在南方追繳賦稅,福建立刻就起了叛亂。”
“而且是十幾個府縣同時爆發,就好像約定計劃好了一樣。”
“而那個海賊鄧茂七,也在同時出現在福寧州。”
本來還覺得沒什麼,不過是像以往一樣,有一些不知死活的家夥造反亂事。
可經過皇帝的這一番推敲,事情好像真的不是這麼簡單。
“陛下莫非認為,此次福建民亂,是一些人暗中謀劃,有意與朝廷作對?”
徐光啟試探性的問道。
而朱由校此時也都是猜測而已,並沒有掌握到實際的證據,因此對於徐光啟的疑問,也沒有去正麵回答。
“這事得細查一番,才能得知這背後真正的原因,眼下還是平定民亂為首要。”
“剛才大司馬所奏,朕覺得確實如此,南方為我大明的糧食產地,是重要的後勤保障,決絕不能出任何問題。”
“隻是這調集三省衛所軍入福建作戰,朕倒是覺得不妥。”
“朕對於現在的衛所軍的戰鬥力,還是有幾分了解的,如今的衛所軍戶,已經淪為了隻會種田的農戶,如何能上戰場打仗?”
“北方與西南的衛所軍尚不堪用,更何況南方的衛所軍?”
王在晉當了這麼久的兵部尚書,豈能不知道這些?
否則他的奏疏上也不會直接寫調三省的衛所軍全部入福建了,他也是沒有辦法啊。
南方雖然沒有到無兵可用的地步,可真正能讓朝廷放心的軍隊,也確實是沒有。
衛所雖然糜爛,戰鬥力低下,可總比沒有強吧?
至於南京軍營的幾萬兵馬,王在晉根本就不敢去調,這可是皇帝的軍隊,他可不敢越界插手。
而見皇帝也不放心那些衛所兵,王在晉順勢而為,當即問道:
“那陛下之意?”
朱由校思索片刻後,還是決定派羽林軍出福建作戰。
南京和揚州兩地,加起來有六七萬兵馬,調個一兩萬出來,在加上當地衛所的輔助配合,相信是馬到功成的。
他當即讓徐光啟擬旨,以揚州兵備鎮守總兵官李之龍為主將,抽調本部揚州軍營兵馬一萬。
以及南京兵備駐防軍團五千兵馬,入福建平民亂。
再掛平賊將軍印,節製福建的所有衛所官兵,以重事權。
並任命身兼多職的張世澤,為副將兼領監軍之職,隨李之龍一同入福建作戰。
南京兵部尚書崔呈秀,則為後勤主官,保證作戰部隊的糧食、藥品,以及武器等物資的供給。
聖旨很快就擬寫完畢,王在晉的辦事效率也不低,很快就將皇帝的聖旨以及兵部的調兵令,派快馬加急送往揚州和南京。
既然知道了福建爆發民亂不簡單,自然是少不了要派廠衛前去調查的。
可惜他身邊有能力,又可以信任的特務頭子,就那麼幾個,人手這方麵,顯得有些捉襟見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