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的意思戚金一聽就明白了。
他的言外之意,這裡是受他控製的,所有的人都是站在他這邊的。
現在你奉了聖命,來這裡遷徙百姓,如果沒有成功遷徙,那就是抗旨,是要問罪的。
而毛文龍要做的,就是要發動那些站在他這邊的百姓,去反對抗議遷徙。
如果他敢強製,那就正中他的下懷,他會以最快的速度,遞上彈劾的奏疏。
“這就不勞煩將軍費心了,將軍的首要任務,當是好好練兵,鞏固鎮江與鴨綠江一線的防線,早做防禦準備。”
皇帝派了個監軍來監督,而且還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戚金,這讓毛文龍受到了許多掣肘。
而距離鎮江的不遠的赫圖阿拉,老奴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
幾次大戰的失敗,使建州的人口損失慘重,雖然他去北方的野人部落中掠奪了許多的人口壯丁,可也是捉襟見肘。
最為致命的是,他大金的國力資源已經消耗殆儘了。
不要說平民老百姓了,他引以為傲的八旗旗丁,一天都隻能吃兩頓飯,而且還是吃不飽的那種。
明軍的合圍,把他徹底堵死在了建州,建州本就缺衣少食,沒有了外部的資源供應。
光是維持正常的運轉,都已經是非常困難了,他已經快要沒有生存空間了。
就在他快要絕望之時,卻和毛文龍聯係上了。
雖然他恨毛文龍恨的咬牙切齒,可他還是分的清輕重的。
眼下最為要緊的,就是怎麼才能讓他大金的子民,更多的活過這個寒冬,減少人口的損失。
因此他也是毫不猶豫的,和毛文龍開啟了生意往來。
他用明朝稀缺的獸皮貂毛,以及一些珍貴藥材以及特產,從毛文龍那裡高價購買糧食物資。
這才讓他稍稍的緩了一口氣,沒有到崩潰的地步。
而與明朝的議和,卻沒有如他預料中的那樣,起到緩兵效果。
前幾日他才和明朝的使臣見過麵,當真是把他氣的不輕。
按照這個使臣的說法,明朝的皇帝也是想要罷兵議和的,這樣對雙方的百姓都隻有好處。
但是和議的前提是,老奴要先去除他所建立的大金國號。
然後把原海西女真各部的人,全部釋放,不管是在什麼位置,隻要人還活著,就要釋放。
然後將海西女真各部領地全部歸還,並且將他的勢力範圍收縮進原建州的領地,不準出領地一步。
還要向大明遞交降書,親自把降書交於熊廷弼,然後當著雙方軍隊的麵,跪在地上高喊大明萬歲。
朱由校深知奴兒哈赤這個人的野心和性格,這樣羞辱的方式,他是不可能接受的。
而他的預料完全正確,奴兒哈赤聽了之後隻有憤怒,這樣屈辱的方式,也叫議和?
這和投降有什麼區彆?
老奴當即持刀把前來交涉的大明使臣給砍死在大堂之上,以此來泄憤。
“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居然敢如此羞辱本汗,本汗一定要讓他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