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乾怕皇帝忽略了此事,於是出言提醒道:
“陛下就不怕滿桂與蒙古人勾結,蠱惑宣鎮的兵馬作亂?畢竟他也是蒙古人啊。”
朱由校聞言哈哈一笑,頗為輕鬆的回道:
“首輔儘可放心,滿桂是蒙古人不假,但他家祖孫三代具在我大明生活參軍,滿桂對我大明的忠心,就算是一些漢人將領都無法相比。”
“你們也不要太過注重於一個人的身份了,雖然朕也極為厭惡關外的韃虜,可這雙眼睛還沒瞎,忠奸善惡還是分辨得出的。”
皇帝都這樣保證了,那他們也無話可說,畢竟皇帝的能力有目共睹,確實是會識人用人,文臣武將中,至今還沒有用錯過一個人呢。
可一向老成持重的王象乾,還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陛下,防人之心不可無啊,聖旨敕書和王命旗牌,一旦送到滿桂手中,那就相當於將大同宣府的軍政大權儘數交由滿桂。”
“權力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旦生出二心,那後果臣根本無法想象,還希望陛下三思而慎重啊。”
“首輔之言不無道理,可這王命旗牌,必須授予滿桂,否則邊鎮很可能不穩。”
“首輔也是領兵打仗之人,多年鎮守九邊,可有什麼好辦法,側麵節製監控於滿桂呢?”
有的時候,老成持重的人也是有作用的。
王象乾的話語朱由校覺得非常有道理,他不能夠太過自信,而且要儘量減少自己的主觀看法和意識,畢竟現在不是曆史。
“臣以為,當從朝中選出忠心能臣,前往宣府擔任監軍,如此朝廷才能清楚滿桂的一舉一動。”
找個文官去分權,不是朱由校想看到的,大明朝文武分化對立太嚴重了。
一旦這個監軍從中作梗,挑撥是非離間,那到時他要該如何?
現在朝野上下,誰不知道滿桂是他這個皇帝的心腹,一手提撥上來的。
真正忠心可用文官現在就那麼幾個,其餘的他是絕對不可能外放的,更不可能給他們機會去爭奪權力。
經過思考之後,朱由校最終決定派遣太監塗文輔前去宣府,暫時充當監軍。
塗文輔是魏忠賢的最為得力的手下之一,更是他的乾兒子,朱由校雖然對這個人知之甚少。
但是能成為魏忠賢的左膀右臂,必然不是庸碌之人,要麼就是心狠手辣,要麼就是心思縝密,才會被魏忠賢重用。
且朱由校對這個人隱隱約約有些印象,必然是他在後世研讀史書時,見過這個名字。
對於太監的用人之道,和朝中文臣武將是大不相同的,用外臣首先第一點是要看他忠心不忠心。
而對於近臣太監,首先則是要看這個人才能本事如何,能否擔當大任。
至於忠心這方麵,他相信魏忠賢早已經幫他把好關了。
“朕欲以司禮監內臣塗文輔持朕金牌,前往宣府為監軍,在從禦林軍中抽調五百精銳,隨行護衛,你們以為如何?”
皇帝不相信朝中官員,這一點他們清楚的很,因此派個太監去是眼下最好的辦法了。
見他們都沒有了異議,此事終於是可以拍板了。
“那內閣就批文蓋章,兵部準備旗牌吧。”
“內閣和兵部文書要重點表明,授予滿桂的王命旗牌,隻能節製大同和宣府兩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