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狡猾至極,以當年明軍所修的軍衛所和兵備堡為據點,派遣駐軍嚴防死守,根本無法像從前一樣深入腹地。
持續了短短不到半月時間,便隻得作罷,不約而同的撤回了軍隊。
沈陽城中
“台台,這種小打小鬨根本就沒有作用,以末將之見,如非打不可,還不如台台上奏疏請示陛下,出動大軍打一場大的。”
“到時末將願為前鋒,衝鋒陷陣,必敗老奴。”
祖大壽作為曾經遼東的將門,且在將門之中具備不俗的實力和地位。
因為站隊正確而沒有被朱由校清算,還升任了參將一職,可謂是撈取了極大的好處,現在的祖家完全可以用春風得意來形容了。
年輕氣盛的他,現在滿腦子隻想著如何殺敵立功,撈取軍功在往上一步,與那個原本的投資大師和軍閥相比,可謂大相徑庭。
然熊廷弼向來主張的就是防守,因此祖大壽的建議和請求他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現在的遼軍雖然具備了一定的戰鬥力,可熊廷弼還是沒有足夠的信心,在野戰中擊敗悍勇的建奴。
尤其是他們的重甲步兵,一直以來都是他最為頭痛的,遼軍裝備的那些劣質粗糙火器,殺傷力實在是有限。
而威力足夠的火炮,在這冰天雪地之中極難發揮作用,尤其還是那種叢林密布的深山老林,光是運輸就難到了他。
“行了,你們也不必請戰了,就算本官同意了,陛下也不會準許的。”
“把外圍的兵力都收縮回來吧,沒有了糧食人口供他們搶掠,老奴不會在空耗兵力進入遼地的。”
當務之急,就是封鎖合圍之事務必落實到位,以及沈陽城的修繕和城防加固。
還有軍隊操練以及編製一事,也是重中之重,熊廷弼也一直在努力建設中。
為避免再出現家丁隊這種私兵性質的問題,朱由校和熊廷弼進行書信溝通之後,大刀闊斧進行了徹底的改變。
首先就是軍餉問題,以後嚴禁由所部將領領取發放,將領不允許過問士卒的軍餉。
他效仿羽林軍的製度,設立了後勤司衙門,由後勤司衙門按照職位和軍功,依次發放於本人。
後勤司衙門的人員,大多招募的都是將士的親屬,歸屬於經略衙門直接統管。
找到這麼一批人可是費了好大的神,這些底層將士的親屬,大多是目不識丁的文盲。
熊廷弼不得已在自己的幕僚之中選出一些人來,負責計算和統籌工作。
錦衣衛的人員則在裡麵擔任官員,負責監督以及核對,徹底杜絕克扣和私吞軍餉賞銀等問題,剛好三級分立。
這一製度可是在軍中激起了千層浪,底層的士卒無不拍手叫好,可那些領軍的將領,以及把總百戶等這些軍官,氣的那是一個咬牙切齒。
一個個的恨不得把熊廷弼給活剮了,他們甚至還在讀書人那裡學了一套,搞了個聯名上書,製造壓力,迫使熊廷弼廢除這一製度。,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