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為人君者(1 / 2)

京師

慈寧宮內,朱由校今晚難得抽出空來此,見見這位年事已高的劉太妃,並在此用晚膳。

“本宮聽說皇帝前兩日又大開殺戒了,不少朝廷大臣都被皇帝下旨抓捕入錦衣衛詔獄了。”

雖然是在吃飯,但朱由校比較隨和,並沒有這麼多的規矩和條條框框,因此在飯桌上,可以隨意聊天。

這也算是他強製規定的,要在以前,彆說聊天了,能在一張飯桌上吃飯,都是比較稀奇的事。

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頓飯,總不可能像陌生人一般拘束吧,他還是喜歡熱鬨一點。

飯桌上聊聊天,扯扯家常,氣氛才不會冷清,更為融洽,而且也有利於增加感情。

但是今日這個聊天的話題,朱由校顯然是不想過多的去聊。

他放下手中的碗筷,擦了擦嘴巴平淡的說道:

“這是朝政之事,太妃知曉便知曉了,但太妃還是不要過問,莫要忘了太祖遺訓啊。”

“本宮怎會忘記祖宗遺訓,本不想叨擾皇帝,可本宮實在不忍皇帝徒增殺孽啊。”

“之所以詢問皇帝,並不是過問政事,而是想告訴皇帝,為君者當以寬厚仁慈待人,對臣子多包容。”

“縱使臣下犯錯,也當以減輕赦免,儘量不要使用酷刑,如此才能使臣下發自內心的尊敬和臣服。”

“就如漢文皇帝和唐太宗那般,皇帝應當向他們學習借鑒,如此方可中興大明,不負神廟之期望啊!”

神廟指的自然就是已故的萬曆皇帝,在封建時代,對於稱謂這種事是極為講究的。

皇帝駕崩了,臣子最為尊重的稱呼就是廟,其次是諡號,最後是廟號。

劉太妃今日居然出奇的和自己談論起這麼敏感的話題,實在是讓朱由校震驚。

要知道,以往的她不管如何,都是隻字不提,就算越界了,也會立刻意識到,並停止的。

照今日這情形看來,她應當是深思熟慮,早有準備了。

“那太妃之意,朕就如那孫皓楊廣一般了?”

一聽此話,一直在旁邊默不作聲的皇後張嫣也不能淡定了。

皇帝的話語充滿了火藥味,顯然是對太妃剛才的話語不滿。

見皇帝如此,劉太妃轉移話題道:

“本宮向來在這宮中不問世事,隻是皇帝手段太過嚴厲,不是一件好事,因此今日冒諱出言。”

“殺孽造就太多,將來不論是對皇帝的名聲還是威望,都是極為不利的,皇帝難道想要天下的臣民,都在背後編排非議嗎?”

這樣的話,劉太妃自己絕對不會說,也不知道說,憑朱由校對她的了解,基本是斷定了。

看來這背後有貓膩啊,怕是有人在暗中搞鬼,想唆使劉太妃,給自己造成壓力。

但是他又想不通了,究竟是什麼人可以穿過外宮和內宮,以及廠衛的眼線,去將消息傳遞給劉太妃呢。

“太妃不懂得政治,又不懂得治國,對朝堂之事亦不甚了解,今日何以出此言?”

“依朕看,八成是有一些做賊心虛的人,怕被朕查出來什麼吧,太妃可不要他們三言兩語的蠱惑了。”

朱由校麵帶微笑的說道。

而劉太妃聽言,並沒有做出回複,朱由檢見狀就更加確定了。

“朕還有政事處理,就不能繼續陪太妃解悶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