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皇帝在位執政之時,時常教導懿文太子與其他皇子要重視農業,保護農民,以民為本,朕豈敢違背太祖的製度和意願?”
祖製是個好東西,就看你怎麼去使用他了。
至少在此時,朱由校認為它真的是好東西。
因為祖製一般沒有人敢去違背,敢對祖製提出異議的,基本就是屬於朝廷公敵。
當然對朱由校而言,祖製不過是一個可以相機利用的玩物而已,並不是他對朱元璋不尊重,他的意願和朱元璋是一致的,隻是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果然在他言明了祖製之後,王紹徽也不似剛才那麼堅定了,而是站在一邊猶豫了起來。
“陛下,縱使是想用以緩兵之計,可也得瞞得過老奴才行啊,要是在拖延之中出現意外,亦或被其察覺,豈不是有失我大明大國之風範和信用?”
“那些藩屬小國,又會如何來看待我大明呢?”
“再者,老奴性情極其暴躁嗜殺,如其發現被騙,定然是會惱羞成怒,說不定會在暴怒之下,再次集結建奴主力攻打遼沈,到時當如何應對?”
要不都說這人老了,思想是會固化的,不思進取安於現狀。
王象乾就是比較恰當的例子,七十多歲的高齡的他,已經不想要什麼轟轟烈烈的功績和名聲了,因此他的視角永遠不會朱由校一致。
在萬曆年間時,他也是少有的能威震九邊的文官統帥,和蒙古人也打了不少仗,而現在,他是滿心想著怎麼更加安穩。
“首輔莫非忘了,現在的敵我形勢不成?”
“朕這裡有一張遼東戰局形勢的詳細地圖,首輔不妨仔細查看研究一番,朕所說的是否百利而無一害。”
王朝輔聞言連忙讓侍衛將那張大圖給抬了出來,擺在大臣們的麵前。
而朱由校又化身為一個講師,拿著一根細黑的長棍指在地圖上,開始了他的講解。
“遼東局勢早已不是萬曆四十八年,如今我大明又占據了一定的戰略主動權。”
“老奴被圍困在深山老林的犄角旮瘩裡,沒有了那些將門養寇,沒有了那些奸商暗中走私賺取黑心錢,老奴何來的實力與我大明耗下去?”
“陛下說的不錯,老奴雖然吞並了女真諸部,但這地形地利之劣勢卻依然存在。”
“此時的建奴,連番大敗,死傷者不計其數,實力大損,縮在建州衛那鳥不拉屎之地,要糧食沒有糧食,要人口沒人口,隻要我大明穩步推進,老奴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過是等死而已!”
徐光啟雖然是以擅長火器和農政而被揚名後世,但他的戰略眼光和軍事才能也是不低的。
否則萬曆皇帝不會選用他前往通州,為大明組建訓練一支可以挽回遼東頹勢的新軍來。
7017,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