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招他是和黃台吉學的,曆史上的黃台吉,數次假借議和之名,拖住遼東軍隊以及朝廷的大臣和皇帝,為自己贏得了許多的戰略時間和空間。
崇禎皇帝被黃台吉這一招耍的那叫一個團團轉,每當他以為可以通過議和而暫時平息戰火之時,建州的奴兵不是打過了長城,就是包圍了關外那一座城。
這一招黃台吉可是屢試不爽,因為他已經摸透了明朝君臣的心思,還有將領們的貪生怕死,畏敵不前。
流賊也是頻頻使用這招,前腳招安,後腳就又造反了,可憐的朱由檢,連褲衩子都被騙沒了!
可這也不能完全去怪朱由檢,他的性格還是比較強硬的,在對流賊和建奴方麵,一向都是很剛的。
隻是迫於當時的變化和形勢,他不得不選擇這所謂的招安和議和,關外打不過建奴,關內流賊也剿不乾淨。
而國家的精銳不是被打沒了編製,就是被打殘無法形成戰鬥力,難道要他這個皇帝親自提刀上馬不成?
而現在這個時空不一樣了,朱由校明麵上的對手就隻有一個建奴,他完全可以組織起國家最大的力量,去專心對付建奴。
因此他要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黃台吉是怎麼戲耍玩弄朱由檢的,他就要怎麼去騙老奴。
“如戰,國家將麵臨崩潰之危,各省各地之百姓,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如發動大戰,必然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到時百姓的日子隻會更加難過,朕在西南時,就見過許多貧苦的百姓,挖樹皮吃野草,如果真的爆發了大戰,恐怕連樹皮野草都沒得吃了!”
“正所謂,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如果急功近利,逼反了那些受儘苦難的百姓,致使各地民變,烽煙四起,大司馬應當如何處理?”
王在晉沉默不言,根本不敢去回答皇帝的問題,因為一旦到了那種情況,最頭痛的必然是他這個兵部尚書。
“可是議和,朕剛才也說了,是絕對不可能的,朕如果這麼做了,太祖皇帝與憲宗皇帝恐怕得把朕的皮給扒了!”
“天下百姓也會說,當今這個皇帝真是軟弱無能,丟儘了祖宗的顏麵,到時朕不就徹徹底底是個既懦弱,又昏庸的皇帝了?”
眾位大臣一聽,亦是深以為然,如果當真議和了,不隻是皇帝,他們這些朝廷官職地位最高的大臣,也免不了遭到辱罵。
這背棄祖宗,不顧天下百姓子民的罪名,皇帝擔不起,他們這些臣子更加擔不起啊。
“朕的打算是,先以議和之名穩住老奴,先讓他在深山老林中老老實實的呆著,我大明則暗中積蓄力量,隻待時機一到,便以雷霆之勢發兵,徹底剿滅!”
“陛下,遼軍雖已改革,相較於以前戰鬥力大幅提升,可兵員還是太少了,想要以遼軍為全部力量,剿滅建奴,恐怕很難,稍有不慎,就會重蹈薩爾滸啊!”
王在晉顯然不看好熊廷弼,遼軍爛成什麼樣子,朝廷上下誰不知道?
如果不是有大量的將領親兵在軍中,具備一定的戰鬥力,又敢悍不畏死的衝鋒陷陣。
就憑那些連一件像樣的甲胄都沒有的普通軍士,怎麼去和裝備精良,且悍勇的奴兵作戰?,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