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起複李三才(2 / 2)

李三才看出了王承勳的無能和懦弱,於是更加的肆無忌憚起來,王承勳被壓的連頭都抬不起來,從此維持了上百年之久的武尊文卑徹底翻轉了過來。

因為明朝海運極不發達,甚至已經處於自暴自棄的狀態,而河運諸事文臣都可獨立完成,武臣的存在就變的多餘了起來。

萬曆四十年,王承勳不知因何原因,莫名其妙的上了一道奏本給皇帝,請求辭官回京師,萬曆皇帝批準了。

文臣們借機上疏,請求裁撤漕運總兵官和參將,萬曆皇帝又批準了,從此以後,關鍵命脈的運河,完全落入了文官的掌控。

十三位主管漕運的把總,被劃歸了總督府管轄統領,兵權也自然落入他們的手中。

而自李三才被罷官貶職為民以後,漕運總督之職已經空閒了十餘年了。

但總督府的文官體係卻依然存在,一切都在照常運轉。

朱由校要是不想被掐著脖子生存,漕運就不能不管,必須把自己的人派過去,奪回大權。

於是他便順著這本關於疏通運河的奏疏,立刻讓官員們舉薦漕運總督的人選。

這事完全是臨時決定的,以致朱由校自己心中都沒有想出合適的人選,但也不能拖下去了。

因此他也隻得將這個問題給拋出來,先讓這些朝臣們推出幾個人選,看看有沒有合適之人,他也剛好有時間能夠思考。

而官員們對皇帝的這個問題好似也很受用一般,沒過多久,一名官員就上前大聲道:

“啟稟陛下,臣舉薦原漕運總督、戶部尚書李三才重新起複,擔此重任!”

接著禦史房可壯也迅速上前接過話題,同樣支持起複李三才為漕運總督。

言語也是非常激動,將李三才任職期間,乾了些什麼好事,受了些什麼嘉獎,在民間士林當中的聲望有多大,全部一股腦的說了出來,生怕皇帝不了解。

他的一番激語,瞬間就將氣氛給抬上一個層次,許多官員都上前表示支持起複李三才。

朱由校不動聲色,並不發聲,倚在靠枕上繼續微閉著眼,摸著手中玉佩靜靜的等待著。

他在等著朝中的另外一種聲音,那個對他有利的聲音響起。

他對李三才這個人是非常了解的,畢竟是帶領一個利益集團走上頂峰的領袖魁首,影響力在這個時代確實驚人。

可正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李三才畢竟不是聖人,他還做不到讓全天下的官員讀書人都來敬佩擁護他。

在萬曆年間,他任職的晚期,遭到的彈劾次數不計其數。

不止是朝堂上官員,就連南京的眾多官員,也有不少嫉妒眼紅他的,紛紛上疏舉報李三才的各項罪名。

到了現在,嫉恨他的人,自然也是不會少的,那些真正的清流官員,敢言敢奏的,也還沒有死絕呢!,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