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聖人,朱由校的怒火就直線飆升而起,在我這裡,可沒有什麼聖人先賢一說。
這個在大殿內哭嚎的官員,立刻被侍衛給拖拽了出去,享受他們曾經夢寐以求的廷杖之刑。
楊寰可是個狠人,在沒有得到確切令旨的情況下,直接就將此人給活活仗死在了殿外。
當他進入大殿奏報已經將人仗死後,讓一些還想繼續抬杠的官員背後一涼,當即就縮了回去,再不發聲。
朱由校積壓的一口氣出完了後,終於是回歸到了正題上麵。
“戶部尚書給朕上了一份奏本,是關於各部和地方衙門,天啟二年所需要的經費預算!”
“朕統計了一下,比起國庫的稅收來,要多的多,怎麼,你們是想強盜還是馬匪啊?”
翰林院一名官員走上前來回應皇帝道:
“陛下,百官所上奏請撥的經費,完全是根據實際情況來的,並沒有紕漏和虛報,樁樁件件都可進行查明!”
“朕沒有說你們在虛報,隻是你們所報的,完全不符合國情,戶部今年收繳的稅,想必瞞不過你們的好奇心吧?”
“既然已經知道財政困難,入不敷出,卻還上報這麼多,難道不是在存心找茬?”
一名從山東調任回京的禦史當即反駁了起來,隻道:
“陛下所言臣不理解,什麼叫存心找茬,陛下或許隻看了數目,沒有看請撥的緣由,陛下看了以後,就會知道了!”
“臣等!”
朱由校立刻打斷到:
“朕早就看過了,其中許多請撥的經費,根本就沒有必要!”
“就比如這山東巡撫所請奏的,再撥五十萬石糧和二十萬兩銀用於賑災,你們覺得合理嘛?”
“陝西巡按禦史奏報,請戶部撥發五十萬兩銀子用於治理黃河,修理疏通河道,這難道不是越權的行為?”
“山西總督與陝西巡撫尚未請奏,他一個小小的巡按居然能直接越過兩省衙門將奏本呈到了朕的麵前,是誰特批的啊?”
“還有這負責漕運的衙門官員也在聯名上奏,請戶部撥糧米和銀錢,理由也是要疏理河道!”
“朕怎麼記得,前兩年剛剛把運河給疏通了一次,花費了足足數十萬兩,徭役的百姓不計其數,怎麼卻連三年得保證不了啊?”
“你們這工程是怎麼乾的?現在還有臉來找戶部和朕要錢再修?”
“國庫的錢糧,就是被你們給掏空的!”
“碰到一點事就隻會寫奏本向朝廷伸手要錢要糧,朕還要你們乾什麼?這點差事誰不會乾?”
“朕去田野裡隨便找個種地的百姓都會!”
7017,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