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西南征討土司的戰役後,他才真正的了解到,一個人一天食用多少糧食,一戶五口需要多少糧米來填飽肚子。
除了降低工匠們的工資標準,他還給畢懋康下達了一個明確的全年目標。
除了神武銃、佛郎機炮、流光神機箭以外,其餘所有的項目全部暫時停止,節省開支。
既然沒有足夠的經濟和工業實力,那就隻能退而求次了,向先把當下急需的給補充了再說。
朱由校的羽林軍已經達到十二萬人的編製,加李鬆平的左衛軍鎮和熊廷弼剛剛整合的遼東鎮,還有袁可立毛文龍所部。
現在的大明朝,軍事實力已經是非常強大了,比之薩爾滸之戰前還要強出幾個檔次,已經完全足夠穩住遼東的局勢了。
隻等他的羽林軍換裝完畢,隨時都可以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徹底平滅老奴這個禍害。
老奴的八旗兵再怎麼驍勇,再怎麼能征善戰,可現在也已經是半死不活的躺平狀態了。
更何況建奴的實力還遠沒有強大到,能夠碾壓現在的明軍的程度。
為了不給他壓力,朱由校還是承諾了,五百萬兩銀子的經費,一樣不會少,你隻管放心大膽的去乾就完事了。
當然等到了朝堂,他就得換另一種說辭了,這演戲哭窮還是很有必要的。
畢懋康大為感動,其實他對這請奏的五百萬兩銀子根本沒抱多大的希望。
畢竟國庫空虛這麼多年了,是滿朝儘知的事。
沒想到皇帝真的應承了下來,還真是出乎他的預料。
“愛卿隻管為朕鑄造好精良的火銃大炮即可,其餘諸事,不必你去擔心,朕會全力支持於你的,儘管放寬心!”
“臣多謝陛下!”
畢懋康帶著一絲哽咽的語氣大聲呼道。
一個臣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儘情施展自己的知識才能,實現自己滿腔的抱負。
畢懋康渾渾噩噩了數十年,終於在他快要生起白發時,遇了這樣的皇帝,怎可能不感動呢!
在臨行之時,朱由校還召見了兵工廠的總製張之極,總監太監李永貞二人。
現在的張之極,比起他父親張維賢可是忙的多了,身兼數職,而且都是極為重要,皇帝高度重視的位置。
光是一個兵工廠的事,就已經夠他忙的了,可現在又多了提督羽林軍這份差事,他可是隔三差五的兩頭跑。
他心裡也明白,這是皇帝在鍛煉自己,在培養自己能夠早日替代父親。
父親已經老了,很多事情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他這個英國公府的世子,自然是要繼承父親的位置和重擔,為皇帝分憂,為國出力的。
朱由校將他二人叫到麵前其實並沒有大事,隻是要他們嚴格把關,所有武器裝備的出倉和統計。
沒有他們三人的批條,兵工廠內的任何人,甚至一根鐵都不準出廠,違令者直接下了詔獄嚴厲審問再說!
不是朱由校太多疑,而是監守自盜這種事實在是太多了,一旦泄密,被那些大嘴巴官員們知道了,又是一樁麻煩事。,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